1、粘竿
一种顶端涂上粘质,用以捕鸟的竹竿。
《水浒传》第七回:“ 林冲 别了 智深 ……抢到 五岳楼 看时,见了数个人拿着弹弓、吹筒、粘竿,都立在栏干边。”
2、沾粘
比喻不干脆,不爽利。
元沙正卿《斗鹌鹑·闺情》套曲:“方信道相思是歹证候,害的来不明不久,是做的沾粘,到如今泼水难收。”
3、粘合
引申为聚合。
沈从文《如蕤集·生》:“有一圈没事可做的闲人,皆为一件小小热闹粘合在那里。”
4、粘糊
亦作“粘糊糊”。亦作“粘乎乎”。形容东西具有粘性。
老舍《四世同堂》七五:“太阳更热了,晒得每个人的头上都出粘糊糊的、带着点油的汗。”齐振夏《脚步》:“偷偷朝腿上一摸,裤子粘乎乎湿漉漉的,他立刻匍匐在地上。”如:甜羹里着点菱粉又粘糊又好吃。
5、粘着
用胶质把物体固定在一起。亦指执着,不能超脱。
茅盾《色盲》三:“一种富有强烈的粘着性的挂念的心情逼迫他一定要问个水落石出。”茅盾《昙》三:“只有一个观念是粘着在张女士的意识上的:不争无谓的闲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