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关税措施包括数量限制措施和其他对贸易造成障碍的非关税措施。数量限制措施表现为配额、进口许可证、自动出口限制和数量性外汇管制等;其他非关税措施包括技术性贸易壁垒、动植物检验检疫措施、海关估价、原产地规则,以及当地含量要求、贸易平衡要求、国内销售要求等投资管理措施,等等。
指除关税以外影响一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政策措施。
随着关税的大幅度下降,世贸组织各成员方越来越多地借助非关税贸易壁垒作为贸易保护措施。因此,在世界贸易组织货物贸易多边协定中,有一些协议专门处理可能对贸易造成障碍的非关税措施问题。这些协议主要有:《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进口许可程序协议》、《原产地规则协议》、《装运前检验协议》、《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等。
1、进口配额制
进口配额制就是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以内,对于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加以直接限制,在规定时间内,超过配额的商品不许进口,或者需被征收较高的关税或罚款才能进口。
2、“自动”出口配额制
“自动”出口配,是出口国家或地区在进口国的要求或压力下,“自动”规定某一时期内,某些商品对该国的出口限制,在限定的配额内自行控制出口,超过配额即禁止出口。
例如,日本曾一度在美国的压力下,限制其汽车的对美出口,按每年允许出口的汽车数量(配额)自行限制出口。
3、进口许可证制
进口许可证制是指商品的进口,事先要由进口商向国家有关机构提出申请,经过审查批准并发给进口许可证后,方能进口,没有许可证,一律不准进口。
例如,我国对汽车的进口实施的是进口配额管理,进口商必须申请并取得与配额相关的进口许可证才能进口。根据有关承诺,我国在2005年1月1日前全部取消对汽车及其关键件、摩托车及其关键件的进口配额许可证管理。
4、进口押金制
进口押金制度又称进口存款制。它要求进口商在进口商品时,必须预先按进口金额的一定比率和规定的时间,在指定的银行无息存放一笔现金。这样就增加了进口商品的资金负担,从而起到限制进口的作用。
5、外汇管制
外汇管制是指国家根据法令,对外汇买卖所实行的限制性措施。
对外贸易与外汇有密切的关系,出口可收进外汇,进口要付出外汇,因而外汇管制必然直接影响到进出口贸易。进口外汇管制是限制进口的一种手段。
6、最低限价制
最低限价是指进口国对某一商品规定最低价格,进口价格如低于这一价格就征收附加税。
7、海关估价制
海关为征收关税,确定进口商品价格的制度称为海关估价制。有些国家的海关根据某些特殊规定,提高进口商品的海关估价,从而增加进口商品的关税负担,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
8、苛刻的技术、卫生、检验标准
非关税措施主要包括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和后来的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在多边贸易体制的推动下,非关税措施发达国家的关税水平已经大幅度减低,再用关税措施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巳经没有很大的空间.再加上关税措施在限制进口方面的无法克服的局限性,因此,非关税措施在贸易保护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目前已成为世界各国实施贸易保护的主要措施。
非关税措施又称非关税壁垒(Non-tariff Barriers, NTBs),它泛指一国政府为了调节、节理和控制本国的对外贸易活动,从而影响贸易格局和利益分配而采取的除关税以外的各种限制进口的一切措施。这种措施可以通过国家法律、法令以及各种行政措施来实现。
非关税壁垒措施指关税以外的一切限制进口的各种措施。主要种类有:
1.进口配额制
2.自动出口配额制
3.进口许可证制
4.外汇管制
5.进口和出口国家垄断
6.歧视性政府采购政策
7.国内税
8.进口最低限价制和禁止进口
9.进口押金制
10.专断的海关估价制
11.进口商品征税的归类
12.技术性贸易壁垒。
例如:进口配额制
进口配额制是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如一个季度、半年或一年)以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加以直接的限制.在规定的期限内,配额以内的货物可以进口,超过配额不准进口,或者进口海关会征收高额的关税或罚款后才能进入进口国.主要有绝对配额和关税配额两种.绝对配额是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规定一个最高额数,达到这个额数后便不准在进口.协议配额又称双边配额,是由进口国家和出口国家政府或民间团体之间协商确定的配额,一般需在进口商或出口商中进行分配.关税配额是对商品进口的绝对数额不加限制,而对在一定时期内,在规定配额以内的进口商品给予低税\减税或免税待遇;对超过配额的进口商品则征收较高的关税或征收附加税或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