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灯的发展史

2025-04-11 17:59:47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最早实用的电灯是白炽灯,但早在白炽灯诞生之前,英国人汉弗莱·戴维用2000节电池和两根炭棒制成了弧光灯,但这种弧光灯亮度太强产热太多又不耐用,一般场所根本无法使用。

1854年,移民美国的德国钟表匠亨利·戈贝尔用一根放在真空玻璃瓶里的碳化竹丝,制成了首个有实际效用的电灯,持续亮了400个小时,不过他并没及时申请专利。

1860年,英国人约瑟夫·斯旺也制成了碳丝电灯,但他未能获得使碳丝保持长时间工作的良好真空环境。

874年,加拿大的两名电气技师申请了一项电灯专利:在玻璃泡之下充入氮气,以通电的碳杆发光,但他们没有足够财力继续完善这项发明,于是在1875年把专利卖给了爱迪生。

爱迪生购入专利后尝试改良灯丝,终于在1880年制造出能持续亮1200个小时的碳化竹丝灯。

20世纪初,碳化灯丝被钨丝取代,钨丝白炽灯沿用至今。

1938年,荧光灯诞生。

1998年白光LED灯诞生。

扩展资料:

电灯的主要种类:

1、白炽灯

普通白炽灯即一般常用的白炽灯泡,是我们大多数人所认为的灯泡。

它的价格便宜,显色性好(Ra=100)、开灯即亮、可连续调光、结构简单。

因此,钨丝灯泡也具有多变的式样以搭配不同的灯具。

2、卤钨灯

填充气体内含有部分卤族元素或卤化物的充气白炽灯。

具有普通照明白炽灯的全部特点,光效和寿命比普通照明白炽灯提高一倍以上,且体积小。

3、荧光灯

特点:光效高、寿命长、光色好。

荧光灯有直管型、环型、紧凑型等,是应用范围十分广泛的节能照明光源。

用直管型荧光灯取代白炽灯,节电70~90%,寿命长5~10倍。

4、卤素灯泡

卤素灯(Halogen lamp),亦称钨卤灯泡,是白炽灯的一种。

原理是在灯泡内注入碘或溴等卤素气体。

在高温下,蒸发的钨丝与卤素进行化学作用,蒸发的钨会重新凝固在钨丝 上,形成平衡的循环,避免钨丝过早断裂。

5、LED灯

发光二极管的核心部分是由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组成的晶片,在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之间有一个过渡层,称为p-n结。

在某些半导体材料的PN结中,注入的少数载流子与多数载流子复合时会把多余的能量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从而把电能直接转换为光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