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齿苋怎么做好吃

2025-04-08 05:06:08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做香马齿苋。
配料:马齿苋、水、干辣椒、大蒜、油。
1.准备新鲜马齿苋,清理干净。如下图所示。
2.将清洗干净的马齿苋放入沸水中焯一下,如下图所示。
3.将焯水的马齿苋放入冷水中,如下图所示。
4.锅中倒油,将干辣椒和蒜放入锅中,如下图所示。
5.在锅里炒马齿苋,如下图。
6.如下图,香香的马齿苋就做好了。

回答2:

你好,夏天里做成凉拌的最好。

材料

马齿苋一把,盐,味精,香油,醋,辣椒油

做法

1.将马齿苋的老根、老叶摘成段,用清水加盐泡十分钟,洗干净;
2.马齿苋段放入沸水锅内焯至变色,色成碧绿即可捞出,放入凉水内过凉待用;
3.取一只碗,放入味精、醋、辣椒油、盐、香油均匀待用;
4.将过凉的马齿苋捞出,沥干水分,放入容器中加入兑好的调味汁,搅拌均匀即可。

小诀窍

经验分享: 1、下锅焯时,时间不要太长,否则过于软烂,失于原有鲜菜之风味; 2、马齿苋为夏秋之季节的野生菜,只宜应季采摘,过季就不要鲜食; 3、不吃辣的可以不放辣椒油。


满意请采纳

回答3:

马齿苋可以清炒、加蒜蓉、香辣凉拌、炖汤配料都很好吃。

马苋菜

中文学名:马齿苋,马力苋、拉丁学名:PortulacaoleraceaL。别名马齿苋,是一年生肉质草本植物。叶肥厚多汁,无毛,茎常带紫色,叶对生,倒卵状楔形;夏季开花,花小型,黄色;果圆锥形。多生于田野、菜园、路边及庭园废墟等向阳处。中国各地均有分布。马苋菜为药食两用植物,全草可供药用,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消炎、止渴、利尿作用;种子可明目,可作兽药和农药;嫩茎叶可作蔬菜,味酸,也可作饲料。

地理分布

马苋菜原产于南亚,后传播到世界各地。中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多为野生。另外,马苋菜在欧洲、南美洲、中东地带都有其野生型,但英国、法国、荷兰及美国为栽培种为主。

生长习性

马苋菜性喜肥沃土壤,耐旱亦耐涝,生命力强,常生于菜园、农田、路旁,也为田间常见杂草。马苋菜适应性极强,耐热、耐旱,对光照的要求不严格。强光、弱光下均可正常生长,在温暖、湿润、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上生长良好,耐旱又耐涝。

食用方法

洗净的马苋菜切段,下开水煮1分钟,捞出来在冷水中冲过,(用过的水可以用来洗浴,对痱子有治疗和预防效果),加适量盐腌半个小时,挤出水分,如果过咸就再过一次冷水,加芝麻油、糖醋、葱之类的调料拌匀,就能食用了。

回答4:

马齿苋是我国人民千百年来既食用又药用的中草药,其味酸性寒,入肝、脾、大肠经,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止渴利尿、杀虫通淋等多种效用,同时还有益气作用,是防治痢疾、泄泻的特效中草药之一。在用马齿苋治疗肠道感染止泻的同时,不会引起继发性便秘。     
  治疗菌痢、肠炎及痢疾带菌者马齿苋对急、慢性菌痢的疗效,与其它治痢药物相仿,对急性病例的有效率在90%以上,对慢性病例的有效率亦在60%上下。临床上常用50%煎剂(干划),每次50~100毫升,或100%煎剂(鲜草),每次40~70毫升,日服3~4次,小儿酌减,连续7~10天为一疗程。对顽固病例可用马齿苋煎液稀释后灌肠,每次200毫升,每日1次。
  治疗皮肤疮疖及化脓性疾患取鲜马齿苋200~300克,洗净捣碎,加水1~1.5公斤,煮沸(不宜久煎),待水温降至40度左右时,用毛巾蘸药液溻洗患处,每日2~4次,每次20~60分钟;亦可用马齿苋捣成泥糊状敷于创面,外加敷料固定,每日换药4~6次。溻洗和捣敷用于化脓性皮肤病和外科感染,如疮毒、疖肿、乳痛、丹毒、蜂窝织炎、肛周脓肿、甲沟炎等;溻洗还可用于黄水疮、足癣感染等;湿敷法主要用于糜烂渗出性皮损,如湿疹、漆疮、婴儿湿疹、接触性皮炎等。上述疾患用马齿苋外治,并适当配合内服药,一般在1~2周可愈。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