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时,为什么带了一群五十岁的妇女呢?

2025-04-07 06:42:28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郑和下西洋是明代相当重要的远洋航海活动,从1405到1433年的28年间,三保太监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他带领船队从南京出发,在江苏地区集结完毕,然后从福建地区进入太平洋开启航程,无论是到达今天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苏门答腊岛还是到达印度洋深海的东非地区和红海地区,郑和都不辱使命,他造就了一个又一个航海史上的奇迹。


当然说到航海的动机,历来都有不同的说法,不外乎那么几种,比如寻找建文帝的下落,当初靖难之变中,建文帝失踪,从此下落不明。又比如宣扬国威、防范一些国家作乱、获取海外的朝贡、开展海上贸易以及宗教方面的目的等等。不论是怎样的目的,有一点是很明确的,即郑和下西洋绝不是去游玩,而是带着目的的,是严肃的政治活动,需要带什么物品以及带哪些人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务求物尽其用、人尽其用。

当然在众多的随从人员中,兵是最多的,每次至少有万名士兵跟随,还有很多官员,以及各种各样的人,当然还有妇女。妇女这一块的选择也比较慎重,并不选择年轻漂亮的,而是选择年长的妇女,其中宫中的女官属至少会有几十名跟随,除此之外,郑和还会在民间海选一些年长的妇女,年纪一般在五十岁左右,至于为什么是这个年纪的妇女,是有讲究的。

年轻女子被刷下来一点也不奇怪,毕竟这是航海活动,不是出去游玩,带着年轻女子去只会是累赘,她们干活不行,吃的不少,在船上还可能引起骚动,所以带着年轻的女子航海绝对是弊大于利的,就航海这件事来说,年长女性的优势远远高于年轻女子。


首先,这是由航海的一些禁忌决定的,我们知道,年轻女孩子都会来月经,一旦来月经就会见红,这对于航海来说是很不吉利的。而且郑和每次下西洋持续的时间都很长,短则一年半,长则两年多,带着年轻女子就不可避免会有月经的到来,而五十岁左右的妇女基本已经绝经,这样就不会出现见红的情况。虽然这没有科学根据,但是对于祈求风平浪静的航海人来说,宁愿信其有。

其次,带着妇女是来干活的,而不是游玩的,一次航海持续的时间很长,而船上有那么多的男性,总有一些活是他们做不来的,所以招一些妇女可以缝补衣服、洗洗衣服、做做饭,打扫卫生等,做的都是粗活累活,就这一点来说,年长的女性更合适。

再者,海上的生存环境远比陆地上的生存环境恶劣,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有大浪袭来,海上的很多事情都是未知的,年长的妇女经历的事情多,不至于咋咋呼呼甚至呼天抢地,影响船员的心情。而且,海上很容易晒黑,一般年轻的女子也不会愿意到海上来。而且短则一年半长则两年多的海上生活,本就没有几个年轻女子会去,倒是年长点的,家里没什么事情了,就去远航一次赚点钱。


还有一点,不仅仅海上生存环境恶劣,就是各个目的地的生存环境也很恶劣,比如在第一次下西洋时,途经麻喏八歇国时,该国两王正打得不亦乐乎,其中一个还误杀了郑和船队的人。同样还是在这一次航海中,郑和招降过海盗陈祖义,发生了大战,郑和带的士兵杀死了陈祖义五千多人,等等。这都是很凶险的时刻,在每一个地方登陆的时候,谁都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带着妇女也只是因为需要部分妇女的工作,而对于那些年轻的女子是敬而远之的,当然,她们也不愿意跟着船队出海。

最后,郑和带的这些妇女也有安抚的工作,她们多是宫中有资历的年长女官或者从民间找的比较有经验的年长妇女,每到一地,都有一些安抚工作要做,很多时候男人代表了剑拔弩张,而女人则能让人平静下来,在缓和关系这件事上,妇女要比男性更有作用。

因此,出于种种原因的考量,郑和下西洋的队伍中,确实存在女性,而这些女性的年纪也确实偏大,在五十岁左右。年轻女子不适合这样的海上生活,毕竟海上艰苦的航行,要不得一点旖旎色彩,有的都是大风大浪坚定向前的信念,这和战争在某种程度上有相似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