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里面,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二四六是指第二句四句六句,还是每句的第二四六字啊?

2025-04-09 02:24:28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是每句的第二、四、六字。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是在格律诗中的平仄对应位置上的用字方法。

也就是说每一句诗中的平仄位置(以七绝为例),在一、三、五3个位置上的字可平可仄,而二、四、六位置上的发音绝对是固定的,当然第七个字是句尾要用来合韵,平仄是固定的,肯定不能变化。



扩展资料

格律诗的平仄声律四大原则

1、句内平仄相间

格律诗的平仄声律要求,首先是句内的平仄搭配,具体要就是“句内平仄相间”。七言句内平仄相间,前四个字,每两个字为一个单位;后三个字可分为五与六、七平仄相间或五、六与七平仄相间。五言的律句可以看成七言截掉前两个字。

2、联内平仄相对

联内平仄相对就是律诗中每一联的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是相反的,但实际上,七言只要出句和对句中的第二、四、六字的平仄相反就行,五言只要第二四字的平仄相反就行。

3、联间平仄相粘

格律诗平仄声声律第三大原则是联间平仄相粘。也就是说,律诗中相邻的两联之间,上联的对句和下联的出句平仄相同。实际应用中,七言只须这两句的二、四、六字平仄相同即可。同理,五言只须二、四字平仄相同。

4、脚分明

格律诗平仄声律的第四大原则是脚分明。格律诗中的对句都押韵,所出句最后一个字都是仄声(有些律诗首联也押韵,这时首联出句最后一个字也是韵脚,平声,这种情况除外),对句最后一个字都是平声。后来对联要求仄起平收应该就是从律诗脚分明而来。

回答2: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句话是针对七律(包括七绝)来说的。
  意思是说,第一、第三、 第五字的平仄可以不拘,第二、第四、第六字的平仄必须分明。至于第七字呢,自然也是要求分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