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是:曹操给了徐庶一个舞台,为徐庶提供了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
刘备是英雄、曹操也是英雄。对于徐庶这样的人来说,他们不追求称王称霸、不追求美酒佳肴、不追求金银财宝,叙述想要的是能够有地方发挥才干、能够用自己的才学为百姓、为天下、为国家、为大汉江山做事,能有一个舞台来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理想这就足够了。而曹操给了他这个舞台。
其次是:恐天下人耻笑
过去人和现在人的想法不一样,过去人讲究礼义廉耻、纲常伦理,讲究忠君报国,像一些反复无常的小人是要被人耻笑、谩骂的。例如吕布,被骂作三姓家奴。如果放在今天,年轻有为的人“跳槽”是家常便饭,死蹲在一家才会被笑话,而古代不同,古代“跳槽”是仁人君子所不齿的。所以会有徐庶、陈宫、田丰、沮授等等牛人为了庸主而丧命。
当然也有“跳槽成功”的反例:郭嘉、荀彧、贾诩、法正、张松等等,他们的“跳槽”不会遭到耻笑是因为郭嘉、荀彧看出袁绍难成大事,没有投身于袁绍。贾诩是随主公一起投降,而法正、张松是因为投靠了刘备,刘备的成功洗清了他们的名声,正所谓“成者王侯败者贼”。
徐庶难再投刘备原因总结:
1、曹操留住不放:曹操绝不会放走人才,让他们去帮助刘备、孙权
2、历史上徐庶的母亲并没有自杀,徐母事迹是小说杜撰
3、曹操并非魔头,而是仁德爱才的明君。在曹操帐下多年的徐庶也许改变了对曹操的偏见
4、刘备帐下谋臣众多,且都是自己的朋友,怎能去和他们争?
5、刘备是英雄、曹操也是英雄。对于徐庶这样的人来说,能够有地方发挥才干、能够用自己的才学为百姓、为天下、为国家做事,能有一个舞台来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理想这就足够了。而曹操给了他这个舞台。
6、徐庶在曹操帐下多年,曹操十分器重他,徐庶若背叛,问心有愧。
7、恐天下人耻笑他反复无常,知恩不报。
言而有信。
言而无信,何以立于世。
古人总是很迂腐的
贫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