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突发灾难事件对心理的影响过程,可以有效降低灾难事件对我们的心理影响程度,提高“心理免疫力”,也可以让我们在他人遭遇不幸的时候,及时施以援手。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在遭遇严重灾难后,心理上通常会经历以下4个阶段:
1.冲击期
这一阶段发生在灾后很短的时间内,一般在几天至一周左右。当事人的身心会因为遭遇突如其来的重大打击,而处在应激状态中,感到震惊、恐慌和不知所措。
此时,最重要的是将受灾者转移到安全场所,帮他们重新建立起安全感,解决目前的吃、穿、住等生活问题。
2.防御期
在经过紧张的应激之后,当事人会努力恢复心理上的平衡,设法控制焦虑和情绪紊乱,恢复受损害的认识功能,但其所采用的办法,往往是不成熟的。
当事人会采用Ta惯用的应对急性突发事件的防御机制,比如,否认家人离世,回避与他人交流,吸烟酗酒等行为来缓解内在的消极情绪。
对此,我们应该表示理解和尊重,然后告诉Ta:我不会随意打扰你,但如果你需要帮助,我就在你身边。
3.解决期
当事人开始逐渐接受现实,积极采取各种办法,寻求各种资源解决问题。
此时,我们应该对当事人的行为表达肯定和鼓励,给他们提供一些支持,调动当事人自己的能动性,去解决他们自己的问题。
这样做,可以避免他们形成依赖,增强自信,尽快恢复社会功能。
4.成长期
一部分当事人会在经历危机之后变得更成熟,更有力量,他们可能会对生命的意义有更丰富的理解,更珍惜眼前的时光等等。
但也有人无法顺利从灾难中走出来,心理创伤会在他们身上持续几个月甚至几年。
这种情况,一定要引导当事人接受专业的心理危机干预,避免症状进一步加重,帮助他们尽快走出心理阴影,重拾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