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用曲造酒是什么意思?

解释,详细点
2025-04-03 02:42:11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这里“曲”是指酒曲,含有一种酶,能把粮食酿成酒。

回答2:

酒曲,能把粮食酿成酒

回答3:

古代的制曲酿酒技术 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我国就已能用谷物酿酒。
商代,由于农业生产的发展,谷物酿酒更加普遍。用谷物酿酒,谷物里的淀粉质需要经过糖化和酒化两个步骤。而曲则能够把糖化和酒化这两个步骤结合起来同时进行。
制曲酿酒,是我国古代独创的酿酒技术。 制曲酿酒法,一般以稻米、大小麦、高粱等谷物为原料。通过蒸煮使谷物淀碎糊化,利用曲霉、酵母的代谢作用制曲,最后将曲料进行发酵便造出了酒。《尚书·说命篇》中在追述殷商佚事时说:“若作酒醴,尔惟曲糵(糵,谷芽)。”这说明,我国在商代就已经发明了制曲酿酒技术。
秦汉以来,我国的制曲酿酒技术不断取得成就。《礼记·月令》中提到了用曲造酒的六点注意事项:“秫稻必齐,曲糵必时,湛炽必洁,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齐必得。”要求造酒用的谷物必须成熟,投曲必须及时,浸煮时必须保持清洁,造酒用的水质必须要好,器皿必须用优良的陶器,火候必须适宜。这其实也是对我国古代酿酒技术的科学总结。
汉代由于制曲技术的发展,可以利用不同的谷物制曲,从而增加了酒的品种。北魏的《齐民要术》卷七,专门讲了制曲酿酒的方法,列举的12种制曲法中,有两种是碎块的散曲,有10种是饼状曲。这些饼曲至今仍是酿造高粱酒最常用的曲。
唐宋时期,制曲技术进一步发展,酒的品种更多了。
几千年来,我国独创的制曲酿酒技术不断得到发展,新曲品种陆续有所发现。而欧洲直到19世纪90年代,才从我国酒曲中得出一种毛霉,在酒精工业上建立起淀粉发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