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等于63.5°。
斜坡比是高度与水平距离的比,相当与三角函数里面的tan(正切),就是对边除以邻边。
tanA=1/0.5=2,由此可得:A=arctan2,通过计算器计算可得:A约等于63.5°。
扩展资料
依据国际地理学联合会地貌调查与地貌制图委员会关于地貌详图应用的坡地分类来划分坡度等级,规定:0°~0.5°为平原,>0.5°~2°为微斜坡,>2°~5°为缓斜坡,>5°~15°为斜坡,>15°~35°为陡坡,>35°~55°为峭坡,>55°~90°为垂直壁。
中国大陆规定>25°不能耕种。
西北黄土高原地区15°和25°分别为坡面流水面状侵蚀的下限和上限临界坡角。
把斜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叫做坡角 ,若用α表示,可知坡度与坡角的关系是i=h/l=tanα
坡度:通常把坡面的铅直高度h和水平宽度l的比叫做坡度(或叫做坡比)用字母i表示。
如图:
表示坡度最为常用的方法,即两点的高程差与其水平距离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如下:坡度
=
(高程差/水平距离)x100%
0.5%的坡度就是水平宽度是100cm,铅直高度是0.5cm。
根据直角三角形的解法,设坡度=α
tanα=0.5%
α=arctan0.005=0.29°
从A点到B点每水平距离一米在垂直高度上升或下降5毫米 若从A点到B点上升的高度为h,水平距离为l,A到B的水平距离与A到B的直线距离间夹角为θ,则tanθ=h/l=0.05%=0.005,所以θ=arctan0.005。那个63.5°的回答什么鬼,参见dfzx_zsh的回答
设这个角度为x,即tanx=0.5%,那么这个角度x=arctan0.005=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