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品质管理方面整理了几句供参考:
简单的说,目前我公司的品质管理的方式主要是依靠 ISO9000 的要求进行控制,在各个制造工序的完工环节进行抽检或全检完成,以纸质为记录载体,依数据进行人工判断
但是这些从效益上来讲有以下需要提升:
1. 品质的判定只能以工序完成后的事实为依据,出了问题只能进行返工措施。
相较MES提供各种SPC的统计分析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方便品管人员区分出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随机波动与异常波动,从而对生产过程的异常趋势提出预警,以便生产管理人员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异常,恢复过程的稳定,从而达到提高和控制质量的目的。
这样就把质量的事后检查更进一步提到了事前预防,特别是针对我们这种偏流程制造行业,能有效减少返工,提升品质管理效益
2. 纸质的载体记录,易错,不记保存,产品一旦在后续阶段出现品质异常,记录追溯寻找便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并且时常管理不当。
MES 提供了标准的品质数据采集功能,能在用户指定的数据采集点实时采集各类品质数据,易于保存,并且能精准的根据参考数据值范围自动判断产品是否需要异常处理。将来任何时间,都能根据客户的需求随时快速的调用这些实时过程数据,进一步分析原因,便于厘清责任归属,提升客户和供应商的信赖
3. 制程工艺的自动防错纠错。
当产品的某个制程完成,进入下一道工序,材料的使用对错,工艺的实施都一定程度的依赖于人的判断,依赖于工作人员对产品工艺的记忆,对ISO工艺文件的熟练,如果对标识的内容没能仔细确认,极易存在品质隐患。而MES的流程管控能根据扫描的条码信息,自动判断半成品或物料应该存在于哪个工序,半成品应该实施哪一个工序工艺,一个工序没有正确完成是无法通过系统传递到下一工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