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2025-04-17 06:54:59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凝血酶原时间是凝血系统的一个较为敏感的筛选试验,主要反映外源性凝血是否正常。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
参考值:平均秒值:(12±1)s:
男性:11~13.7s。
女性:11-14.3s。超过正常对照值3s为异常。
临床意义:
PT延长:先天性因子Ⅱ、Ⅴ、Ⅶ、Ⅹ缺乏症,先天性凝血酶原缺乏症及纤维蛋白原缺乏症;获得性见于DIC、原发性纤溶症、肝脏疾病、阻塞性黄疸、维生素K缺乏症、血循环中抗凝物质增多;使用某些药物,如链霉素、卡那霉素、氨苄西林、利福平、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利尿剂等。
PT缩短:先天性Ⅴ因子增多症、高凝状态、血栓性疾病、口服避孕药,使用某些药物,如洋地黄等。
建议:
(1)显著减少建议检查肝功能。
(2)检查前应尽量不饮酒,不吃高脂饮食。
(3)若PT显著增高,应预防出血倾向。

回答2:

楼主您好
1
凝血酶时间是反映的体内抗凝物质,所以它的延长说明纤溶亢进,测定的是加入标准化凝血酶后纤维蛋白的形成时间,所以在低(无)纤维蛋白原症,dic以及类肝素物质存在(如肝素治疗,sle和肝脏疾病等)时出现延长。
2
凝血酶原时间是反映外源凝血系统的筛选实验,是在体外模拟体内凝血过程,在样本中加入组织凝血活酶和钙,激活外源性凝血途径:tf激活形成tf-8因子-钙离子复合物,后者即凝血酶,使纤维蛋白原形成纤维蛋白,血浆凝固,因此参与外源性凝血的因子2.5.7.10和纤维蛋白原的减低可使pt延长,纤溶亢进如dic,维生素k缺乏,肝胆疾病也可使pt获得性的延长;在机体高凝状态时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