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持土壤湿度:播种后,要注意适时喷水,以保持土壤湿润,保证种子吸水萌芽。
但不可漫灌,以防土壤板结或降低土温。
(2)间苗、定苗和移栽:于幼苗出现两片真叶时进行间苗,并结合间苗进行移栽,以提高产苗量。
间苗时,疏去过密劣苗、受伤苗、高脚苗和弯曲苗等。
移栽应在阴天进行,移前1~2天先灌透水。
挖苗时需少伤根。
挖出的苗木马上用湿布遮盖,随挖随栽。
栽苗时,按行距开沟,深约10厘米,沟里灌足水,待水下渗后,将幼苗贴在沟的一侧,再沿沟覆土,使土和根紧密接触,栽后,可根据情况少量灌水,一般在苗木长出新的真叶时开始灌水,但水不能浸过幼苗顶心。
苗高10~13厘米时,按株距20厘米左右定苗。
(3)种耕除草:苗木生长期应进行多次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和无杂草状态,以利苗木的生长发育。
(4)施肥灌水:早春不太旱时不宜浇水,以防降低地温影响幼苗生长;5月下旬和6月上旬各追肥一次,每次每公顷施尿素75~112.5千克,施后浇水。
生长较弱的苗,7月上旬再追一次同量的尿素。
(5)摘心:为增加苗木粗度,提高嫁接株率,在苗高40厘米左右时摘心,并除去嫁接部位以下的副梢,以促进茎干加粗,为芽接做好准备。
(6)病虫害防治:苗木生长期应加强病虫害防治,7月上中旬、8月上旬分别喷一次20%速灭杀丁乳油3000倍液,防治刺蛾等害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