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家庭大学生到底该不该买车?

2025-04-05 01:24:21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一、大学生买车需求度不高

    一般情况下,大学生对买车没有太高需求度。因为大学生身份是学生,主要任务是学习,活动场地是校园,生活圈子较小,买车就显得非常鸡肋了。而且日常生活无非就是三点一线,即食堂——教学楼——宿舍。


如果一定要用车,选择自行车或者电瓶车就足够了。而且我们知道为了保障大学中学生和教师的安全,大部分学校都会在在道路上设置路障和减速带,使汽车的行驶速度减慢。所以在学校开车有时候不是享受而是难受,如果学校车辆较多,有时候不如走路更方便。当然银行信息港相信,一些学生买车并不只是为了在学校使用,更多的是外了外出方便。但是作为学生,除了实习期,有多少次外出呢。并且现在中国城市交通发达,公交车、轻轨、地铁等都非常便捷,同样适合外出。根据题主描述,目前题主的男同学贷款买车,没有正式工作,也没有在实习,也就是说只是为了在校日常生活买车,其实完全没有必要性。

    二、大学生经济不适合买车

    大学生是消费者,经济并不独立,基本是由父母承担,贷款买车是不理智的行为。其实银行信息港一直在强调,大学生应该学会勤工助学,以谦虚的态度生活

,不奢侈不张扬。根据题主描述,男同学没有主要经济来源(没有正式工作、没有实习),那么他所贷款买车的资金应该是属于生活费,也就是父母提供。并且他每个月都在还贷,显然父母不是完全支持题主同学买车的。买车行为不仅使大学生的生活水平下降,还加重家庭的负担。必须知道,除了车辆本身的价格,车辆后续的费用也是惊人的。一般的车5000公里保养一车,每次保养400元左右,油费每月在800元左右,还有保险费、停车费等等支出,也就是说一个月500以上的费用,这些都不是没有收入来源的大学生可以承担的。而且车辆是属于贬值产品,随着时间增加,越来越不值钱,对于没有经济来源的学生而言,不是很好的选择。总而言之,根据大学生目前的经济情况,银行信息港不支持在读书时期买车。如今很多大学生有一种现象,就是虚荣和爱攀比,超前享受自己不能承担的物质。而这需要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合理引导,端正生活态度。而大学生自身或许还应该时刻牢记着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抵制错误的社会风气和扭曲的价值观。

回答2:

对于这个问题我相信很多大学生都有考虑过,但是我认为普通大学生不应该去买车,因为普通家庭的年收入普遍偏低,现在买车对于家庭的负担太大。而且现在还处于上学的年纪如果进行买车的话也没有实际的用处。上大学本来就是要交各种各样的费用学费住宿费吃穿等等。普通大学生除了家庭给与的生活费也没有稳定的收入,就算是家里给你交了买车需要的费用你平常对车的保养也做不到稳定的保障。大多数买车基本都是为了一时的好面,但是后来自己想想总是会后悔的所以说我建议的是普通大学生不应该过早的考虑买车的问题,应该等收录稳定后再去考虑。

回答3:

普通人家,经济实力没有那么雄厚,把孩孑供上大学,已经花费待尽,再去买车,压力会很大,暂时可以积累
,等没有太大的压力,再考虑。
大学生再先努力进取,学习知识,也要学会生活和在社会的生存方法。不能先享受生活,才能为以后打下坚实的基础。

回答4:

这个看生活条件和消费水平,如果买车能给自己创造一定价值,或者提供更多的方便,那就可以买车。如果车对于自己来讲,成为一种负担,每个月油费,停车费太摊成本,那就没必要买车了。不过看个人生活方式如何,车能不能创造出它该有的价值,还是看车主会不会利用罢了。

回答5:

普通大学生的家庭是不应该买车的,学生是以学为主,到了毕业的时候参加工作,有了一定的积蓄,到时候买车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