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开头,陈忠实先生就告诉我们:白嘉轩后来最引以为豪壮的,就是娶了七房女人。有看不懂书的读者,觉得这句开头与后面的故事关系不大,认为陈忠实老爷子在危言耸听,以这样惊骇的语句吸引众看官,这当然是误解。在我看来,这句开头实乃神来之笔,是对白嘉轩大男子主义人生的总结,也反映了藏在白嘉轩心底那点最不能见光的东西。
是的,虽然娶七房女人是他后来最引以为豪壮的,但白嘉轩本人来说,这样的豪壮一直都深藏心底,不敢明言。换句话说,这样的“豪壮”事是上不了台面的,与白嘉轩的族长身份不符,也和他一直维护的仁义道德精神相悖。这是白兴儿,狗蛋儿之类粗人才能说得出口的东西,若是你拿着这句心里话去和活着的白嘉轩对质,他非但不会承认,还会吐你一脸口水。
这就是白嘉轩,他心里藏着龌龊的想法,但一辈子保持着道貌岸然的尊容,他心里想的是男为女纲,嘴上却常谈的是仁义道德。所以他的道貌岸然,他的仁义道德所维护的对象,都是在祠堂里有话语权的男人,一遇到女子就不灵了。不仅田小娥,鹿冷氏,孝文媳妇感受不到白族长的仁义,就算是和他有夫妻之缘的七个夫人,也个个都很可怜。
女人,是白鹿原仁义道德的死角。注意那句话,白嘉轩引以为豪壮的,是自己娶了七个女人,而不是那七个女人的优秀。
白嘉轩娶了七个女人,分别代表了“七情六欲”中的“七情”:喜,怒,忧,惧,爱,憎,欲。
白嘉轩娶的七个女人分别是:巩家村大户巩增荣头生女儿,作为白嘉轩的第一任妻子,她和白嘉轩都是初尝禁果,也给白嘉轩带来了终生难以忘怀的印象。两人结合,双方是喜结连理,正代表白嘉轩当时的情绪:喜。
第二房媳妇是南原庞家村殷实人家庞秀瑞干女儿,她代表的是人性中的憎恨。这个干女儿非常大胆,稍有不满,咬破白嘉轩的肩膀,白嘉轩对这个女人实际是有憎恨的情绪在内的。
第三房是北原上樊家寨殷实人家的头生女儿,十六岁的年纪却异常成熟,性欲很强,最后吐血而亡。实际代表的正是白嘉轩自身旺盛的欲望。
第四房是山根米家堡村的女人,这个女人对白嘉轩没有爱没有恨,逆来顺受,如木头一般,实际这是对白嘉轩这个克老婆的男人,敢怒不敢言的愤怒。这也是白嘉轩在人生中经历的一个阶段,即敢怒不敢言。
第五房是木匠卫家的三姑娘 ,但她对白嘉轩克妇的命数担忧到了极点,最终因为日夜思虑而一命呜呼。这是白嘉轩这个硬汉生命中经历过的,忧虑,谁都有,白嘉轩也不例外。
第六房赌徒胡家的姑娘,是一个如贵妃一样的娇女子,容貌出众赛仙女。但白嘉轩克妻的阴影在她心里同样挥之不去,她曾经做噩梦,梦到白嘉轩前五个女人蓬头垢面来找她,自此恐惧日深,以致精神失常。
白嘉轩前6个女人的相继死亡,实际代表的是白嘉轩这个男子在步入社会时,对喜、怒、忧、惧、憎、欲的体验,又很快克服了这些情欲,而他最后的第七房媳妇吴仙草代表的是他的爱,这是支撑他大半生的信念。
但到老年时,仙草也早他一步死了,代表在老年白嘉轩的心中,早已没有情欲,变成了对传统的卫道士。这是他对田小娥所作的一切非常冷血,死了还要弄个镇妖塔,永世不得翻身。
想必很多朋友都读过《白鹿原》这部小说,或者是看过相关的影视剧,在这个小说中详细的演艺和介绍了我国上个世纪初的百姓生活,在那个时代我们的国家依然处在封建社会晚期,民众的思想陈旧,女人没有地位。比如在另一部小说《白毛女》里,地主黄世仁就曾说过一句描述当时女性的话,“女人就像墙上的土一样,剥了一层还有一层”,这句话足以说明当时女性地位的低下,而白鹿原里所讲到的渭河平原地区民众的生活也是这样,那么在《白鹿原》这个小说里,作者为什么让白嘉轩连娶了七个女人,其中有什么隐藏含义?
《白鹿原》男女主人公
其实道理也很简单那就是传宗接代,在小说《白鹿原》里作者让主角白嘉轩一连娶了七个女人,就是因为前六个妻子都没有生出孩子就去世了,所以他还要继续娶妻。想必了解那个时代的人都知道一个家庭如果没有儿子继承香火,那绝对是一件对不起列祖列宗的大事,这种封建观念曾经长时间侵害普通民众的思想,导致女人的地位越来越低。
白嘉轩
在小说里白嘉轩的前六个媳妇老大是死于难产,老二死于害痨病,老三进门时才16岁,这要是放到现在还仅仅是一个高中生,最后在白家瘦的如同皮包骨直到吐血身亡。老四得了羊毛疔死了,这种病很痛苦,几乎没过几天好日子。第五个媳妇过门后由于害怕自己也会像前几任那样死于非命,每天都担惊受怕,结果还没到半年就半疯半癫的溺死了。
老六娶回来时很是漂亮但也听信谣言担惊受怕,最终孩子也没生下来导致流产,不久就撒手人寰。
白嘉轩
而最后一个媳妇就是仙草,是为了报恩才嫁到白家,这是白嘉轩最后的一个女人,也是唯一给他生了孩子的女人,一共生了三儿一女,最终是死于瘟疫。
相比于其她女人仙草是幸运的,但那个年代的女性却是不幸的,作者就是通过这些女人的死来反映当时那个重男轻女的社会是多么的黑暗,以及社会对女人的压迫是多么的残酷,想必这就是作者一连让白嘉轩的用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