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中国历史,就能看到奇怪的一幕,即:谈到明朝清官,翻来覆去就海瑞等少数几人,相反贪官非常多,但谈到清朝清官,却是一说一大堆,比如汤斌、于成龙、孙嘉淦、施世纶、刘墉、曾国藩等,前前后后至少10多个广为流传的。
其实,不仅明朝给人印象贪官众多、清官稀少,而且汉唐宋元都是如此,唯独清朝给人清官多的感觉。那么,为啥清朝的清官如此之多?
需要说明的是,清朝和明朝官员俸禄一样,而且明朝物价较低,清朝物价较高(明朝中后期美洲白银大量涌入中国,导致货币贬值),反正清朝官员靠死工资,基本上别想让一家人小康生活。
首先,清朝历史上的某些清官,是不是真清官?
受清宫剧戏说的影响,原本并非清官之人,如今堂而皇之的成了清官,最典型的是刘墉。
刘墉名气非常大,鼎鼎大名的刘罗锅就是他,但刘墉爷爷刘棨是四川布政使,父亲是刘统勋。鲜为人知的是,刘墉当官不用参加科举,而是直接参加殿试,最后成绩还算行,但真正起家是靠主动掀起的文字狱(本已平息,却被刘墉又挑出),从而得到乾隆欣赏。
当然,官三代也有一颗清廉的理想,不能因此否定刘墉清廉,然而刘墉北京居所的驴肉胡同(礼士胡同),简直豪到天了,清朝人也看不下去,留下“(刘墉)故地在驴市胡同西头,南北皆是”的记载,真正清廉之人,能在北京二环之内置办如此房产?
更为夸张的是,刘墉用的纸张,都布满了金丝。演和珅出名的王刚,在鉴宝时说了这么一句话,令人捧腹:“这老东西,骗了我这么多年!”
其实,不仅是刘墉,清朝还有一些官员,比如施世纶、李卫、田文镜等人,要么是官后代,要么是捐官出身(花钱买官,岂能不捞回来),即便他们不贪,不会利用手里权力,让家族得利?因此,宣传他们是大清官的人,真不怕天打雷劈!
其次,清朝清官有没有宣传,或者夸大的嫌疑?
翻开中国历史,会看到有趣的一幕,除了清朝皇帝,其他王朝的皇帝,鲜有夸赞官员清廉的。海瑞够清廉吧,万历皇帝夸他是清官了吗?没有,海瑞清廉是真清廉,靠的是身体力行,从而形成天下共识,但清朝的清官,往往需要皇帝盖章确认一下。
康熙称赞于成龙是“天下第一廉吏”,称赞张伯行是“居官清正,天下所知,为天下清官第一”,称赞施琅儿子施世纶(做官起点是泰州知府,一生都是肥缺)是“江南第一清官”,嘉庆称赞朱珪“半生唯独宿,一生不言钱”……所以这些人就此名垂中国清官史。
当然,不是说于成龙、张伯行等人不是清官,而是说康熙给予的名头,是不是太过了?毕竟,于成龙也好,张伯行也好,在中国历史上并不鲜见。
至于其他王朝的清官,其实也很多,比如汉朝张汤,明末袁可立等人,只是缺少宣传、缺少皇帝金口罢了。
第三,为何清朝满蒙无清官,反而汉人多清官?
翻开清朝的清官榜,就会发现这些寒酸的清官,无一例外的都是汉人,而没有满蒙官员(包括入关之前的汉八旗,后加入汉八旗的汉人不算),为什么?
道理很简单,人家入关是来享福的,又岂能吃苦?至于为何都是汉人,除了老实人、不会贪等之外,还和文人追求有关。
古代官员的追求,可以用“修身齐家平天下”来概括,但清朝独特的政治生态,只准文人修身齐家,却不准治国平天下,因为这是清朝皇帝才能干的事情。康熙时期,甚至把解释儒家经典(即道统)这样传统的士大夫事业,也给拿走了。既然如此,清朝官员如何才能出名?
写文章,有文字狱风险;平天下,皇帝又不让干;骂皇帝,可能立马被砍……于是,一些喜欢博取名声的士大夫,大概只能做清官了。只要身子受点苦,肠里没油水,却可以留下千古美名,这也不算错。大清官汤斌、孙嘉淦(gàn)等人,基本上是这么做的。
清朝之所以给人印象清官多,未必是真的多,而是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比如一些不负责任的清宫剧,将刘墉、纪晓岚等刻画成清官形象,还有康熙的评价,直接拔高了这些清官的历史地位等。总而言之,每个朝代清官都不少,只是清朝的会宣传,后人会赞美罢了。
你的问题就存在问题,明朝清官廉吏多如繁星,何来清官少贪官多?而清朝是一个倒退的朝代,对内残酷镇压,对外啥德行就不说了人尽皆知,赋税繁重多如牛毛,百姓惧怕官吏,官员上下级之间都要跪拜,口口奴才,这样的社会你觉得能有几个清官?至于明朝,官员不是在大典时候都不需要跪拜皇帝,上朝都有座位坐着,上下级之间更不能跪拜,也不会口称奴才,就是内臣宦官也是称臣。单单就说我国历史上的三大青天,有两位就是明朝的,海瑞,况钟,而其他清官,数不胜数,这需要去了解才能知道,我也就知道一些而已,比如周新,叶宗行,于谦,罗复仁,吴琳,道同,等等等等。当官为民做主,为君分忧,就是好官,至于是否像以上这些至清之官那样清贫,不是很重要,人都有欲望,而人脱离不开社会,过于耿直清洁,未必就能做成于国于民都好的事,但是,德行肯定是常人所难以想象的端正,这样的人也值得尊重。
因为清朝国家财政状况好于明朝,也有专门惩办贪官污吏的部门,一般官员不敢犯法;明朝官员则为了过得好一点进行贪污。
清朝之所以给人印象清官多,未必是真的多,而是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比如一些不负责任的清宫剧,将刘墉、纪晓岚等刻画成清官形象,还有康熙的评价,直接拔高了这些清官的历史地位等。总而言之,每个朝代清官都不少,只是清朝的会宣传,后人会赞美罢了。
因为明朝的官都比较穷,没有多少新凤可以领,为了过的好一点,只能进行贪污了。清朝对官员的形状比较高,经济比较好,也就没那么多贪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