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麦的一生中,对氮的大量吸收是在分蘖、拔节和开花结实阶段;磷在植株体内积累快的时期主要是从拔节到籽粒形成阶段;而吸收钾的高峰则出现在开花前后。尽管小麦在生长初期吸收养分的数量不多,对营养元素的不足却极为敏感。中国麦区的小麦施肥经验强调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对于化学肥料的施用,因氮肥施入土壤后发挥作用较快而肥效持续时间相对较短,般都在播种前和拔节期分两次施用,每次各占总施肥量的1/2左右,为增加穗数和争取穗大、粒多奠定基础,磷肥由于在土壤中的移动性差,而且肥效比较迟缓,大都在播种前作底肥一次施入;钾在长期施用有机肥的土壤中含量比较丰富,一般相当于氮和磷的5~10倍,所以很多地区忽视施用钾肥,但实际上,有机质贫乏的瘠薄土壤、砂质土壤、中国南方的红壤土和东北的白浆土,以及重施氮、磷肥的高产麦田,土壤中的含钾量往往不能满足小麦生长发育的需要,必须通过施肥补充,在气候干燥的北方,钾肥可以作基肥施用,多雨潮湿的南方则可以分次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