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年与恒星年有什么区别

2025-04-05 19:48:57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四季构成的一年,就是一“回归年”,也称“太阳年”。即太阳中心从春分点再到春分点所经历的时间。1回归年 = 365.24219879日或365日5小时48分46秒。 但一个回归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不够360°。
恒星年即地球绕太阳一周实际所需的时间间隔,也就是从地球上观测,以某一恒星在同一位置上为起点,当观测到太阳再回到这个位置时所需的时间,只在天文学上使用。一个恒星年等于365.25636日或365日6时9分10秒。
恒星年容易理解,地球刚好公转360度。而回归年为何不够360度呢?因为地轴在公转过程中的进动,使得交点退行(西移),结果太阳从春分点再次到春分点时,地球公转并没有满360度,而是差了约50分。这称为岁差,来自于地球转轴以26000年为周期的摆动。我们常用的天球坐标系是以地轴和天赤道为计量标准的,地轴指向发生变化,天球坐标系就跟着变化。而我们是以天赤道与黄道的升交点确定为春分点的,当天赤道位置随岁差变化,春分点就沿黄道逐年稍微西进。

回答2:

回归年(Tropical year):从地球上看,太阳绕天球的黄道一周的时间,即太阳中心从春分点到春分点所经历的时间,又称为太阳年。1回归年 = 365.24220日 = 365日5小时48分45.5秒。 回归年和恒星年(Sidereal year)并不一样。恒星年是指地球公转一周360度所需要的时间,1恒星年 = 365.2564日 = 365日6小时9分钟10秒,它应用于天文,而不是历法。至于为什么恒星年会比回归年稍长一些,《十万个为什么》的天文分册里有讲过:那是由于月球、太阳和行星的引力影响,使赤道部分比较突出的椭形地球的自转轴绕黄作缓慢的移动(相应的春分点治黄道以每年50.24分速度西退,差不多71年西移1度,大约25800年移动一周),即岁差现象

回答3:

仅供参考: 回归年是太阳绕地球的黄道一年的时间,又称为太阳年。1回归年 = 365.24220日 = 365日5小时48分45.5秒。 恒星年是指地球公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1恒星年 = 365.2564日 = 365日6小时9分钟1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