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是钝铁不容易氧化,但纯铁极少见,工业上也不用。工业上用的是铁碳合金,即各种钢。受空气中水份的作用,会形成无数个微小的原电池,产生电化腐蚀,很快会生锈;二是生成的铁的氧化物十分疏松,不能紧密附着在钢铁的表面形成保护层。铝比铁的化学活性要高得多,但表面形成的氧化铝层能很好地保护铝不再继续被氧化,所以铝制品十分耐腐蚀。
铁放的时间长了就会生锈。铁容易生锈,除了由于它的化学性质活泼以外,同时与外界条件也有很大关系。水分是使铁容易生锈的物质之一。然而,光有水也不会使铁生锈,只有当空气中的氧气溶解在水里时,氧在有水的环境中与铁反应,才会生成一种叫氧化铁的东西,这就是铁锈。铁锈是一种棕红色的物质,它不像铁那么坚硬,很容易脱落,一块铁完全生锈后,体积可胀大8倍。如果铁锈不除去,这海绵状的铁锈特别容易吸收水分,铁也就烂得更快了。
工业上的铁不纯,里面有碳。在有水的情况下(非纯水,纯水不导电...)会形成微电池,以铁为负极,碳为正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由于氢氧化铁比较容易分解,在光或热的作用下分解成了氧化铁,即铁锈。当然这只是铁锈中的一部分,铁锈里还有很多其它的铁的氧化物,但这些氧化物的形成原理和氧化铁一样,所以就不说了......
因为铁锈是氢氧化铁,氢离子需要从水中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