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乾隆粉彩(瓷器)的鉴定要点有那几个方面。

2025-04-11 11:22:00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粉彩是乾隆朝瓷器中所占此重较大的品种之一,在雍正瓷的基础上又有新的突破。乾隆粉彩中的一部分继承了雍正时期在肥润的白釉上绘疏朗艳丽纹饰的特点,如常见的折枝花卉盘、碗、小瓶、面盆、人物笔筒和大件器物鹿头尊等。
鹿头尊是乾隆时常见品种。其口直,口以下渐大,垂腹收底,圈足。尊的上半部饰两个镂雕的夔凤耳、蟠螭耳或鹿头耳,因器型像倒过来的牛头或鹿头而得名。鹿头尊多在白地上绘青山绿水、树木,山水间及丛林里有很多头梅花鹿或奔跑或立,或回首或低头,颜色鲜亮,层次清晰,布局疏密有致。这类瓷也有叫百鹿尊的。乾隆朝的这一品种流传下来的已经很少了,大多是光绪朝仿的,层次不清,颜色暗谈。
乾隆朝除了白地绘粉彩外,还有色地粉彩或色地开光中绘粉彩等品种。乾隆朝粉彩的创新品种是在黄、绿、红、粉、蓝等色地上用极细的工具轧出缠枝忍冬或缠枝蔓草等延绵不断的纹饰,且多和开光一起使用,人称轧道开光。这一工艺的出现,将粉彩推上了更加富丽繁缛的顶峰,一直延续到民国。
另外,乾隆朝还有部分在粉彩瓷器的内壁及底足内施绿彩,俗称“绿里绿底”,一直流行到清末、民国。乾隆朝的“绿里绿底”极浅淡,迎光侧看釉面有极细小的皱纹,像微风吹过平静的湖面而形成的细波。绿彩附着在白釉上非常紧密,几乎没有爆釉现象。乾隆朝粉彩的常见纹饰有山水、婴戏、九桃、瓜蝶、百鹿、花鸟、仕女、百花(亦称“百花不露地”)、八仙、云蝠、福寿、缠枝花、皮球花、花蝶等。除了常见的器型以外,新颖造型还有贲巴壶、交泰瓶、转颈瓶。款识有青花、红彩、金彩等种类。

回答2:

乾隆粉彩瓷器鉴定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是看器形,是否符合时代特点
其次看彩料是否是当时宫廷御用的彩料,官窑粉彩的料是垄断的很有特点
然后是看胎釉修足
最后看款识

回答3:

清早中期粉彩 其实存世量是比较少的 通常见于宫廷和王公贵族 寻常百姓家不会有 瓷器断代要符合时代特征 题材主要以鸟兽花草为主 比较简洁大方 过于华丽的构图就要当心了 其次色彩 粉彩的色彩是由矿物质燃料生成 与现代以及民国时期的化工颜料不同 细微处色泽不会太均匀 窑变时也会有部分气泡产生 年代原因也会留下许多岁月的痕迹 比如底足的摩擦痕迹 包浆情况 釉面的光泽度(除非是官窑 其他方式都不会产生玻璃光泽)器形的规则度和平整度 手工制品 不会像工业制品那般规则 如果太过规则 也要小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