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S在不同行业的表现是有区别的,在汽车制造领域的执行还需要多个部门的协调。
在汽车制造领域,MES系统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系统,涵盖了计划、生产、工艺、设备、质量等诸多功能模块,要定义的业务流程非常多,要对接的业务部门也非常多。此外,对于大型汽车集团公司来说,还要处理好集团公司职能部门与工厂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因此沟通管理非常重要。
我们可以看出,MES系统作为一个执行系统,直接服务的对象是生产部人员即一线工人,而工厂的职能部门为生产部门提供辅助,此外集团的各职能部门又为工厂提供信息和指导。此外,一个新工厂的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工厂各职能部门的人员是慢慢到位的,因此,往往在项目的前期,由集团的职能部门进行规划,而在后期由工厂的职能部门明确细节,而集团和工厂之间对一些流程和需求的理解也常常存在偏差。
挑战一:怎么理解业务?
这两年随着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等概念的推广,以及互联网造车企业的扎堆进场,MES系统市场不断扩大,MES行业从业人员也迅速增加,但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真正懂造车流程、懂业务需求的人员还是太少了。
因此不可避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业务部门和IT部门在需求理解上的偏差。
挑战二:怎么统一业务?
现在不少汽车制造商都是大型的集团公司,而工厂则分布在各地,即使是实施统一的MES系统,具体部署到工厂的时候也多少会存在差异。而从集团的角度而说,MES系统的规划要尽可能地做到标准化,尽量用一套系统,用一个团队进行开发、实施、运维。那么,怎样来平衡集团的标准化和工厂的个性化呢?
这里介绍一个方法供参考。
首先建立两个专家委员会:ZQ-MES系统业务专家委员会、ZQ-MES控制专家委员会。成员由集团工程院、质量部的专家代表,和各工厂的专家代表组成。每个专家有一定的投票权,其中集团专家有更多的权重。当某个需求无法达成一致时,由专家委员会进行投票,形成得分最高的方案。开发团队根据此方案进行设计开发,作为标准解决方案的功能模块。如果工厂依然坚持个性化方案,则开发团队作为工厂订制化需求另行开发,但是优先级较低,可在实施时开发和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