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大佛我们都非常熟悉又名凌云大佛,坐落在四川乐山岷江东岸,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汇流处的悬崖峭壁之上。佛像高71米,双手扶膝,临江端坐,面向峨眉,神情肃穆。它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之一,还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高的古代雕像,更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之一。
据史料记载,当时三江汇聚,水势相当的凶猛,每当夏汛,江水直撞山壁,许多小船吃不住劲,经常船翻人亡,悲剧事件不断。一位到乐山凌云寺修行的海通法师准备在此建造一个天下无双的弥勒佛像,让佛祖日日夜夜、千秋万世的面对这浩浩三江水,用以安澜镇涛来保佑苍生,让乐山的百姓在佛法的护佑下不在遭受水患的侵扰,并庇佑过往的船只。便召集人力物力,开始修造乐山大佛,一在物理上减排水势,二修大佛护佑众生平安。
其实,乐山大佛的修建十分坎坷,可谓一波三折,经过两次停工才得以完成。从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海通禅师主持动工,在修建到佛肩时,海通忽然离世,乐山大佛工程第一次停工。多年后,西川节度使章仇兼琼上任,得知海通禅师义举,十分钦佩,于是捐赠自己的俸金给海通禅师的徒弟,重启乐山大佛的修建工程。朝廷得知此事,亦拨款助力修建。当乐山大佛修到膝盖时,章仇兼琼回京任户部尚书,工程再次停工。四十年后,西川节度使韦皋到任,捐赠俸禄继续修建大佛,终于,在公元803年,完成了大佛的修建。
如今乐山大佛壮观的伫立在闽江岸边,悲悯的眼神俯视着眼前的岷江。古人对于水患,不能够完全做到消除,所以向闽江这种常年有水患的江河,古人认为,就需要的是,一个能够彻底镇压住水患的神祇。乐山大佛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结晶,是保佑众生平安的佛。它超出了艺术本身的价值,为世界文化遗产宝库增加了中国元素的佛像雕刻精品,同时,为中国佛教史添光加彩,为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宗教的发展增加知名度,让我们为世界上最大最高的乐山大佛顶礼叩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