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下列两个反应,就知道你的困惑乃空穴来风,未必无因
AgNO3 + HCl = AgCl ↓ + HNO3
Ba(NO3)2 + H2SO4 = BaSO4 ↓ + 2HNO3
反应均有硝酸生成,但同样生成了AgCl和BaSO4沉淀。
另外,其它很多无机酸的银盐都是沉淀,只有硝酸银不是沉淀,所以用稀硝酸来检验。
详解:首先如果你是初中生甚至高中生但以后不学化学的,就不要往下看,因为你的问题高中理科班也不会研究!高中的要求只限于知道,不用研究其原因。
其次要告诉你的是:溶度积究竟是什么!
所谓难溶的电解质在水中都不是绝对不溶解的。在一定条件下,当溶解与结晶的速率相等时,便建立了固体和溶液中离子之间的动态平衡,这叫做多相离子平衡,又叫溶解平衡。(这个在高二的化学平衡中有所涉及)
例如 :
AgCl(固体)= Ag+ (极稀溶液)+ Cl-(极稀溶液)+
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K=Ksp(标准符号,打不上去)(AgCl)={cAg+/c标}{cCl-/c标}
也就是说,等于银粒子和氯离子的浓度的乘积。
溶度积就是一定温度下,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各种电离出的离子的浓度的乘积。
应用举例:
1,判断是否生成沉淀:有人说碳酸钙是白色沉淀,假如你用大量的碳酸钠和少量的石灰水则不会生成沉淀,因为是否生成沉淀与沉淀的溶度积有关,与单一离子的浓度无关。
2,当两种难溶电解质共存时,例如硫酸钡和碳酸钡,则向着生成溶度积更小的钠中物质的方向进行。也就是两者溶解度均很小,但是溶度积大一点的物质会慢慢被消耗,生成另一种沉淀;
不明白我在打一点!!!
3,溶度积和溶解度没有必然的联系,倒和电离度关系非常密切。因为许多物质的溶解度非常大,但是电离度非常小,同样不能达到很大的溶度积。
4,上述判断标准可以用来判断多行平衡体系,例如水解平衡,溶解平衡,电离平衡,络合平衡....如果延伸以下,还可以扩展到氧化还原反应。
你说的是多相离子平衡体系。 虽然硫酸银和氯化银都是沉淀,但是反应向着更难溶的电解质的方向进行。
当氯化银放进硫酸时,这个体系中将存在Ag+,SO42-,Cl- 等几种离子。
根据溶度积原则:多相平衡体系中,反应向着更难溶的方向进行。
25度时氯化银的溶度积Ksp>硫酸银的溶度积
所以,氯化银不溶于硫酸。
但是反过来,硫酸银沉淀可以溶于过量的稀盐酸溶液,慢慢转化成另一种沉淀--氯化银
同样是白色沉淀的BaSO3,BaCO3和AgNO2是难溶于水却易溶于稀硝酸的。这个化学性质用来排除它们的存在。
这是重要的性质,对未来的生产生活打基础,很简单,记住就行了。就像油和水不能相容,感冒要吃感冒药而不能乱吃,乱吃会更严重。常识,简单重要
这个在一些无机推断题中可能会用到,已知加硝酸后沉淀不溶解,那就在这两里选。
不太清楚,或许是检验离子时会有用吧,比如检验亚硫酸根用钡离子时先用酸防止碳酸根等其他离子的干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