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 jì <动>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牲肉;左边是“又”(手);中间象祭桌。表示以手持肉祭祀神灵。古人杀牲,一是为自己吃,再就是常把牲肉放在祭台上,“祭”字就是有酒肉的祭祀,即牲祭。本义:祭祀)
祭jì
⒈〈表〉对死者追悼、敬意的仪式:祭奠。清明节祭烈士。
⒉迷信者供奉鬼神的活动:祭财神,祭天祭地等等,都是哄己骗人。
祭 zhài 1.古国名。姬姓。始封之君为周公之子。原为畿内之国,后东迁,在今河南省郑州市东北。 2.姓。东汉有祭遵。见《后汉书》本传。
“祭”的偏旁就是“示”。
【读音】jì或者zhài
【部首】示
【部外笔画】 6
【总笔画】 11
【释义】
祭 [jì]
对死者表示追悼、敬意的仪式:~奠。~礼。~灵。~典。~扫。
供奉鬼神或祖先:~祖。~天。~祀。~灶。
使用(法宝):~起一件法宝。
祭 [zhài]
姓。
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