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图的发展简况

2025-04-14 16:25:40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应用科学方法编制土地利用图,最早出现于19世纪后期,大多为英、美地理学家进行小区域调查而制作的大比例尺典型土地利用现状图。把全国作为对象,在系统调查基础上编制统一规格的土地利用图,则始于1931年,当时伦敦大学经济和政治科学学院地理教授L.D.斯坦普领导了英国全国土地利用的调查和制图。全套地图因受第二次大战影响,到1948年才全部完成出版。由于英国土地利用图编制的成功,1949年国际地理联合会(lGU)成立世界土地利用调查委员会,发起编制百万分之一世界土地利用图,但仅亚洲和非洲少数几个国家完成了全国的百万分之一土地利用图。欧洲各国在国际地理联合会的启发之下,在60年代末,共同编制了12幅二百五十万分之一《全欧土地利用图》。1969年国际农业经济学者协会(lAAE)利用现成资料汇编成《世界农业图集》,包括不同比例尺的世界各地区土地利用图多幅,内容则比较概略。目前已编制的大比例尺全国土地利用图,以日本较为先进。日本自1953年起即进行全国土地利用的调查与五万分之一土地利用图编制。目前已开始编制全国二万五千分之一土地利用现状图。
自60年代遥感技术开始应用于制图工作以来,卫星遥感图像已成为编制土地利用图的一种重要资料。借助于不同季节取得的图像资料,可以分析研究土地利用的动态。
中国利用现代方法进行区域土地利用典型调查并编制大比例尺土地利用图,始于20世纪30年代。抗日战争时期,对西南地区进行过较多的调查和制图实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这类工作开展的规模更大,成果包括大、中、小比例尺和内容各有所侧重的土地利用现状图。70年代后期亦开始应用遥感技术,并进行电子计算机自动制图的试验。80年代初,中国科学院发起组织了进行全国土地利用现状的调查和百万分之一地图的编制工作,并制定了统一规范,内容分3级、62小类。这项工作成果能为国土整治以及各大地区和全国性规划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