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简单明了地说就是体重太重,搁浅后承受不了自身体重;被自己压死,在海洋里因为受到浮力,鲸鱼不需要承受自己的体重。
另一点就是习惯了水下生活,上岸后皮肤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因为在岸上受到太阳的直射,鲸鱼会脱水、中暑,最终死亡,这也就为什么救助搁浅地鲸鱼时志愿者们不停往鲸身上浇水的原因,海洋中的温度和陆地不同,而且阳光无法直射,鲸鱼到了岸上会适应不了。
鲸虽然很重。但是他生活在水里,他一直受到比我们人受到的压力要大。换句话说他体内的压力要大于一个大气压,这样他才能保证体内的压力和外界所受的压力平衡。
一旦脱离水,到了我们人类生活的环境(一个大气压)。那么他体内的压力就会让他的体型膨胀,而骨骼并不会因此变大。所以他就涨死了。
时常都会见到有鲸鱼搁浅的新闻,也没见马上就死,更不可能一秒暴毙。搁浅的鲸鱼死因大多都是被晒死的,因为它的皮肤暴露在空气中。所以在海滩拯救鲸鱼的都是用海水浇到鲸鱼身上,当然不要往它气孔上浇,它会呛水增加肺部感染的机会。最好就是用毛毯打湿盖上。
鲸鱼体型太大,上十吨的巨型体重,依靠水中的浮力,才能行动自如。因为水环境不同于陆地,水生动物是多面受力。动物在水中受的力主要是来源于水的深度带来的水压,而不是自身的体重。
我们在水里游泳的时候,人差不多可以半漂浮在水里的,就是这个道理。在水里的话,行动起来,主要是水的阻力,体积越大,行动越不方便,至于体重,反而不是最重要的事情了。浮力的大小,主要跟体积和密度有关系。体积越大,浮力越大。体积又跟密度有关系。
这也是为什么,鲸鱼能够长得比陆地之王大象大好几倍的原因之一。鲸鱼是目前体内仍然没有限制生长基因的一种生物,在海洋里,食物有充足,空间又大,对骨骼骨架的要求又小,可以往大了的长。
重力在水里面,会有浮力抵消绝大多数。水生动物身体所受压力,主要是看下潜的水深来定。
大部分水生海藻、动物,都需要阳光,大多都在水深200米以上的潜水层。大部分食物都在浅水层,鲸鱼也就不会潜入太深,一般都在百米以上水深,所以身体承受的水压,是有限的。因此鲸鱼的骨架、器官,都适应了这种宽松的水生环境。
适应了水中的浮力环境的巨大身躯,一旦到了陆地,受力方式改变。水压没有了,自身的硕大体重,却成了巨大的负担。这个时候,需要巨大的骨骼骨架来支撑体重,保证不骨折,以及不压迫内脏器官,才能正常生存。但是鲸鱼的骨架,是撑不起来自身的重量的,换句话说,就是骨骼太细,密度也不够。
鲸鱼搁浅后,受力面积大大缩小,减少到一面,从而会导致因自身体重太大,压缩体腔空间,而导致呼吸困难窒息而死。
海豚能支持的久一点,体积越大的鲸鱼,死的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