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十六分音符的第一个音符反方向加了一条符干 怎么弹奏

2025-04-07 14:05:37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演奏方法: 1、倚音是竹笛上常用的装饰音之一。一般分单倚音和复倚音两种。在乐曲中根据内容需要,适当运用倚音,可以丰富乐曲的表现力。 2、倚音在演唱或演奏时,越短促越好,不能占主音太多的时间。 3、装饰音在主音前面的叫“前倚音”,装饰音在主音后面的叫“后倚音”。 4、还有一种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在一起出现的,以十六分音符记谱的这种小音符叫作“复倚音”。复倚音的符干上不要加斜线。 5、加在一个音的左上角的一个小音符叫单倚音。在小音符的下面加两条横线,用一条弧线把它和本音连接起来。加在一个音的左上角的小音符在两个以上的叫复倚音,也用弧线把它们和本音连接起来。 6、倚音分为长倚音和短倚音,或前倚音后倚音。 音符上面有一个斜扛是“短倚音”的意思,一般用弧线连在主要音符的前面或后面,演奏时以很短的时值带过。在五线谱上经常有一些八分音符的小音符(比正常的音符要小),符干上还带着一条小斜线,这个小音符就叫“倚音”,倚音有时倚附在主音的前面,有时也在主音的后面出现。因为它是依附在主音前后的音,因此叫“倚音”。倚音在记谱时首先要比主音小,另外在单声部乐曲中的单倚音、双倚音、前倚音、后倚音,它们的符干一律要朝上画。在多声部乐曲的记谱中方法是:上声部倚音的符干要朝上画,而下声部倚音的符干则要朝下画。

回答2:

这个地方出现了两种不同方向的符尾,是很典型的多声部记谱法。也就是说,右手一共有两个声部,符尾朝上的是高声部,符尾朝下的是次高声部。左手一共也是两个声部,符干朝上的是次低声部,符干朝下的是低声部。左手的两个声部比较简单,只是二分音符的简单叠加而已。而右手的两个声部你会发现在小节开头处高声部是断奏(跳音),次高声部却是连奏,所以弹的时候你就需要把它既弹出高声部跳音的感觉又弹出次高声部连奏的感觉。具体弹法要根据乐曲具体情况来定,有时可以通过弹成介于连断奏之间的方式来实现,也有的时候可以通过弹成跳音并踩着踏板的方式来实现。由于你没给出整首乐曲,所以这里我就没法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