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观念中,原始森林是高大而密集的树林,其实不然。原始森林林间通常有苔藓、地衣、藤本绞杀、树木的自然倒伏、附生的菌类及伴生植物和地被物等特征。原始森林多由裸子植物松、杉、柏类树种所组成,因此裸子植物有“原始森林之母”之称。
我国大兴安岭中原始森林的主要树种是落叶松和樟子松,小兴安岭、长白山则有黄花松、红皮云杉、臭冷杉、红松、杉松、鱼鳞松、长白鱼鳞松等。新疆天山山脉以清一色的天山云杉为胜景。云南北部、四川西部、贵州西南部的原始森林里有高山松、云南松、华山松、杉木、柏木、丽江云杉、云杉、云南铁杉、铁杉、岷江冷杉、冷杉、苍山冷杉、高山柏等。全世界现有裸子植物12科约800种,我国有11科243种,其中引种栽培约100余种。我国的11科分别是苏铁科、银杏科、南洋杉科、松科、杉科、柏科、罗汉松科、尖杉科、红豆杉科、麻黄科、买麻藤科。在裸子植物中,我国不产的属有:红杉属、巨杉属、落羽松属、日本金松属、罗汉柏属、南洋杉属、贝壳杉属。
裸子植物多为高大乔木,分布很广,不少种类组成大面积森林,为人类提供了木材、木纤维、栲胶、松脂等。
裸子植物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最早出现在古生代后期的上泥盆纪(距今3.95亿~3.45亿年),在其后的石炭纪、二叠纪、侏罗纪、白垩纪和新生代的第三纪等时期气候发生重大变化,老的种类不断灭绝,新的种类不断演化出来。
距今6500万~250万年的第三纪出现了现代裸子植物,又经过第四纪冰川而保留下来。松柏植物可能起源于科达树类,后来在气温湿热的热带山区,出现了新兴的被子植物。随着气温的变化,被子植物逐渐向山下发展,并由热带向南北扩展,针叶植物逐渐被排挤到高山等气温较低的地区。
在裸子植物中,松科、杉科与柏科占主导,而它们的主要区别是,松科球果的种鳞与苞磷离生,仅基部合生,每片种鳞有种子2粒。杉科和柏科的球果中种鳞与苞磷半合生或完全合生,每片种鳞有1至多粒种子。杉科与柏科的区别是杉科球果中种鳞与叶部为螺旋排列,极少为交叉对生,每片种鳞有2~9粒种子,种鳞两侧有翅,叶为披针形、条形、钻形或磷形。柏科的种鳞与叶部都为交互对生或轮生,每片种鳞有一至多粒种子,种子两侧有窄翅或没有翅,叶鳞片形、刺形或披针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