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两个情况 :
1 : 品种问题
2 : 环境 / 施肥问题
1 : 品种问题
一、石柿:果实小,平均果重在100公克以下,果实大小均匀、呈馒头形,果顶钝圆,果面平整,果实橙黄色,果肉淡黄、质细、纤维少宜制成柿饼。
二、四周柿:果实平均120公克,果顶平、蒂洼浅、萼片大、平贴果面,成熟之果皮橙红色、果肉橙红、汁多、质细、味甜、适合作为软柿食用。
台南地区柿子主要栽培品种:1.四周柿、2.牛心柿、3.平核无、4.富有
三、牛心柿:果重平均180公克,果形呈心脏形、果顶钝尖、蒂洼浅凹、萼片小向上反卷、果皮为橙黄色、果肉黄色、汁多、质细、纤维少,适宜作为脆柿食用。
四、富有:果实大、果形扁球形、果顶部丰圆,平均果重约200公克,萼片大、平贴果面,果皮红黄色成熟后则为深红色,果肉褐班小而甚少、肉质致密而粘,汁多、糖度约14~16度,脱涩早、成熟时果实不残留涩味。
五、次郎:果实大、扁球形、平均果重约250公克,果顶部有八条浅沟,果皮完全成熟时为橙红色,果粉多、果肉黄红色、褐斑粒子极细、肉质致密稍硬、汁少、糖度高、无残留涩味。
2 : 环境 / 施肥问题
柿对土壤及气候之适应性很强,但欲求果实品质良好,须在夏秋之交有相当之高温,且日夜温差很大,尤以甜柿为然。甜柿果实在生育期间需有一定条件的气温方能脱涩完全,果实成长期平均温度宜在18~19℃,脱涩期之气温宜在21~23℃,成熟期之果实,日、夜温差最少在9℃以上,果实成熟度才可提高,果色鲜艳,台湾以中部海拔800~1,000公尺之山坡地较适合此条件。土壤以稍带粘质之壤土为佳,pH6~6.8生育最好。柿子是属落叶果树,但也需要足够日照时间,至少要在1,400小时以上。日照不足,枝条容易枯死、花芽分化不良、容易落果、果实成熟著色不佳。雨水过多或雨季过长也将会影响柿的植株发育,尤其在花芽分化期、开花期及果实成熟期宜乾旱,否则容易引起落花及落果。
柿的修剪时期,分别在休眠期与生长期。休眠期修剪密生枝、徒长枝、枯枝、病枝与向内生长之枝条,应自基部剪除;当年生发育良好的枝条可能成为第二年之结果母枝,将其先端之1/3剪除;前年之结果枝若生长势仍强者,也可保留2/3作为第二年的结果母枝;强壮的徒长枝及弱小的枝条所开之花以雄花为多,也应加以疏剪。生长期之修剪是在夏季进行,柿之新梢生长力较弱,夏季通常不宜修剪,但剪除无用枝条,也可助长果实之发育与翌年所需结果母枝之生成;柿在幼年期间除了春梢以外,在夏秋季会再发一次新梢,夏秋梢无法变为结果母枝,宜酌量剪除;除此之外,结果枝如为病虫害或落果或过分密生之枝条亦需在夏季修剪时除去。
有两个情况 :
1 : 品种问题
2 : 环境 / 施肥问题
1 : 品种问题
一、石柿:果实小,平均果重在100公克以下,果实大小均匀、呈馒头形,果顶钝圆,果面平整,果实橙黄色,果肉淡黄、质细、纤维少宜制成柿饼。
二、四周柿:果实平均120公克,果顶平、蒂洼浅、萼片大、平贴果面,成熟之果皮橙红色、果肉橙红、汁多、质细、味甜、适合作为软柿食用。
台南地区柿子主要栽培品种:1.四周柿、2.牛心柿、3.平核无、4.富有
三、牛心柿:果重平均180公克,果形呈心脏形、果顶钝尖、蒂洼浅凹、萼片小向上反卷、果皮为橙黄色、果肉黄色、汁多、质细、纤维少,适宜作为脆柿食用。
四、富有:果实大、果形扁球形、果顶部丰圆,平均果重约200公克,萼片大、平贴果面,果皮红黄色成熟后则为深红色,果肉褐班小而甚少、肉质致密而粘,汁多、糖度约14~16度,脱涩早、成熟时果实不残留涩味。
五、次郎:果实大、扁球形、平均果重约250公克,果顶部有八条浅沟,果皮完全成熟时为橙红色,果粉多、果肉黄红色、褐斑粒子极细、肉质致密稍硬、汁少、糖度高、无残留涩味。
2 : 环境 / 施肥问题
柿对土壤及气候之适应性很强,但欲求果实品质良好,须在夏秋之交有相当之高温,且日夜温差很大,尤以甜柿为然。甜柿果实在生育期间需有一定条件的气温方能脱涩完全,果实成长期平均温度宜在18~19℃,脱涩期之气温宜在21~23℃,成熟期之果实,日、夜温差最少在9℃以上,果实成熟度才可提高,果色鲜艳,台湾以中部海拔800~1,000公尺之山坡地较适合此条件。土壤以稍带粘质之壤土为佳,pH6~6.8生育最好。柿子是属落叶果树,但也需要足够日照时间,至少要在1,400小时以上。日照不足,枝条容易枯死、花芽分化不良、容易落果、果实成熟著色不佳。雨水过多或雨季过长也将会影响柿的植株发育,尤其在花芽分化期、开花期及果实成熟期宜乾旱,否则容易引起落花及落果。
柿的修剪时期,分别在休眠期与生长期。休眠期修剪密生枝、徒长枝、枯枝、病枝与向内生长之枝条,应自基部剪除;当年生发育良好的枝条可能成为第二年之结果母枝,将其先端之1/3剪除;前年之结果枝若生长势仍强者,也可保留2/3作为第二年的结果母枝;强壮的徒长枝及弱小的枝条所开之花以雄花为多,也应加以疏剪。生长期之修剪是在夏季进行,柿之新梢生长力较弱,夏季通常不宜修剪,但剪除无用枝条,也可助长果实之发育与翌年所需结果母枝之生成;柿在幼年期间除了春梢以外,在夏秋季会再发一次新梢,夏秋梢无法变为结果母枝,宜酌量剪除;除此之外,结果枝如为病虫害或落果或过分密生之枝条亦需在夏季修剪时除去。
疏蕾、疏果
甜柿的结果部位多在结果枝先端,而结果枝中段所结果实较其他任何部位之果实大、早熟、著色好、糖度高,因此疏蕾时,结果枝先端部及晚花全部疏掉;其次并列的花蕾必需除去一个,只留基部到中央部1~2花蕾。疏果可使果实增大,但甜柿的生理落果多,因此宜在六月生理落果终结时施行较恰当;发育较小、萼片受损、畸形果、病虫害果及向上著生之果实易受日烧,都应疏掉,疏果程度须与枝条叶片数配合。
水分管理
柿的耐旱性较其他果树为弱,尤以土层浅、保水性差之砾质土壤、根群分布浅,树势衰弱,较易受害。三月中旬萌芽后,叶面积急速扩大,叶片蒸散量随之增加,此时必需有足够水分供应。幼果期缺水,易引起生理落果。土壤水分不足,肥效延迟,将影响果实品质,最好自萌芽后,开始行点滴灌溉,配合割草覆盖,抑制水分损失,维持根域有效水分量约60%左右。灌水可供根部吸收外,有利土壤中肥料的溶解与移动,使柿早期吸收,避免留到果实发育末期才被吸收而引发二次梢及蒂离或裂果。
肥培管理
柿为深根性果树,对肥料的吸收较钝感,因此施肥应配合柿树最需要时,分为三时期:第一期是新梢伸长至幼果期,第二期是生理落果后,果实肥大应以施钾为主,第三期是果实收获后施肥以补充养分。肥料的施用与土壤肥力有关,一般深厚的肥沃细质土壤,一年施肥三次即可,而砂质壤土或土层浅的土壤应在发芽前多施一次追肥以促进发芽。氮肥在施用基肥时即应施下全量的60~70%,其余的留在生育期分次施,磷肥在施基肥时全部施下,钾肥於基肥及追肥中分次施用。
三要素推荐量(公克/株/年)
肥料三要素量(公克/株) 肥料用量(公克/株)
树龄 氮素 磷酐 氧化钾 硫酸铵(尿素) 过磷酸钙 氯化钾(硫酸钾)
一年生 60 20 100 286(130) 111 167(200)
四~六年生 120 40 200 572(260) 222 334(400)
七年生以上 190 40 200 905(413) 222 334(400)
注:每株应配合施用堆肥20~30公斤,土壤pH值6.0以下时每株撒施苦土石灰5公斤。
施肥时期及分配率(%)
肥料别 落叶后 幼果期 采收后
氮肥 50 30 20
磷肥 100 - -
钾肥 50 50 -
施肥方法
(一) 第一次肥於晚冬或早春(1月上旬至2月中旬)施用,施用法可采用穴施、条施、环状或放射状等方式,施肥后覆土。
(二) 第二次肥於果实肥大期(6至7月间)施用,利用下雨时施於树冠下二分之一外侧,亢旱时於树冠下撒施后即行浅耕覆土,第三次肥於采收后当礼肥施用。
(三) 肥培管理应依据生长与结果情形,配合各地的土壤、气候条件及植物营养诊断进行合理施肥调整。
最后 , 要小心你的果实被虫偷喔~
一、越冬休眠期
柿为温带落叶果树,在台湾通常是每年的11~12月自然生理落叶而进入休眠,有些寄生在叶片的病、虫亦随之掉落地上,病、虫源在落叶上或枝干上越冬,因此利用此时机,清除果园落叶、剪除病枝集中烧毁并喷施药剂如石灰硫黄剂(稀释10倍)以扑灭潜伏在树枝或芽体上之病、虫源,而减少翌年春梢抽出之感染源。
二、新梢至幼果期
翌年春季,柿开始萌发新梢并开花结果而进入幼果期,此时期有些适合当时气候环境的病、虫开始发生,侵害嫩叶或为害花器。灰霉病在温度20~25℃、高湿之环境下最易发生,通常仅感染幼嫩的叶片,从叶缘侵入,呈淡绿色水浸状而后转成黑褐色引起叶片焦枯,病患部有轮纹斑特徵,嫩叶较易被感染,成熟的叶片则呈现抗性,寒流降雨、形成低温高湿之环境下最易发生,此时应喷施杀菌剂(如50%依普同可湿性粉剂1,000倍、40%灭派林水悬剂3,000倍)予以预防。由於灰霉病主要是感染嫩叶,每年施用基肥时应控制氮肥不宜过多而造成新叶迟缓成熟。炭疽病常在春天新梢长出后开始发生,主要危害叶片,是藉雨水释放孢子而传播,在4月后正逢梅雨期,常造成严重发生,新叶枯死、老叶黄化、提早落叶而影响果实品质,病原菌易由伤口入侵,台风下雨都是其发病很好的环境,本病在新梢期发生后一直至收获都有病斑出现,其病原菌可在枝条及休眠之芽体越冬,於休眠期修剪之枝条应集中烧毁,并於三月春梢萌芽时喷施25%扑克拉乳剂2,000倍,而后遇下雨再视情况施药。在新梢开花期如发现有虫害如毒蛾(刺毛虫)或花蓟马、粉虱等可混用杀虫剂如90%纳乃得可湿性粉剂3,000倍或85%加保利可湿性粉剂850倍共同防治。
三、果实生长期
柿的果实生长期为6~8月,适逢台风雨季,高温多湿,病虫害发生也较多,主要的病害包括角斑病、叶枯病、根圬立枯病等;虫害以粉介壳虫,避债蛾等为主。柿的角斑病初期病斑为淡黄色,渐变为淡褐色,外缘有明显的黑色边缘,病斑常受叶脉限制而成角斑,高湿时叶背之病斑部著生灰黑色的小点,为其分生孢子,未发现有性世代,以落叶的病斑上菌丝越冬。防治本病首重於果园的管理,清除落叶烧毁之;为预防其危害,在5月、感染源开始发生时以杀菌剂如40%迈克尼可湿性粉剂4,000倍,喷施一至两次。叶枯病亦发生於8、9月夏季,感染叶片,并不严重,喷施角斑病药剂时可同时收效。
根朽立枯病是土栖病原菌感染根部所致,感病之植株,冬季提早落叶,根部皮层黑变,雨期病势转趋严重,叶黄化掉落而枯死,因其病原菌残存於土壤中,药剂难以防治,较易发病之土壤通常为酸性,施用碳酸石灰或矽酸炉渣等,以改良土壤理化性或许可减低病害的发生。粉介壳虫在7~8月寄生在果实及萼片上危害并诱发黑煤病污染果实,发生时可用50%欧灭松溶液1,500倍防治,避债蛾等其他害虫如发生亦能同时收到防治效果。
四、采收及采收后期
柿采收期最主要的害虫为东方果实蝇、俗称蜂仔,其危害是雌虫以产卵管插入果肉内产卵、孵化后取食果肉引起水浸状,易落果或经脱涩处理时形成腐败之凹洞而影响品质。白粉病通常是在9月入秋后,天气转凉,雨水减少,但空气中湿度高,开始在叶片上出现病徵,由白色粉状之病灶很快的转变为黄褐色至灰褐色,后期在病患处可见黑色小点,为其有性世代之子囊壳。落叶上越冬之子囊壳於翌年春天释放出有性世代孢子而感染柿树新梢造成早春白粉病的发生,防治本病除清除落叶外,如发现病徵时可喷施11.76%芬瑞莫乳剂4,000倍或37%护矽得乳剂8,000倍。
有这么几种情况
1,没剪枝
2,没施足肥
3,水不足
4,用种子中的,但未嫁接
你看看,有没有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