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汽车一般都比较偏爱自动挡,因为与手动挡相比,需要油离配合,需要频繁换挡的复杂操作,傻瓜式的自动挡操作方式就显得相当轻松自如,踩油门走,踩刹车停,不需要两脚同时开,行驶过程中还基本不需要手动来回换挡,实在是太方便了,特别是在一些大中型城市,如果遇上早晚高峰,那开手动挡的车型简直是一种煎熬,经常踩离合,抬离合,挂挡,换挡,踩刹车,踩油门都足以让手脚抽筋,这种痛苦估计国内北上广深的手动挡用户感受最深。
与之相比,自动挡就容易多了,特别是很多用户从来都是“D挡天下”,停车时偶尔用下 R挡,停车后用 P挡,等红灯时用 N挡,至于其它挡,几乎从不用,甚至不知如何使用。自然,现在很多自动挡车型也只有 P, R, N, D四挡,这类属于自动挡车型,还有一些手自一体变速器,除了以上四挡,还有 S, L, M,+挡等,这些档位都不能当耳边风,否则,变速器制造商也不会花太多精力来研发这种变速器。
自动挡D挡旁边的+/-挡其实就是手动模式,这个功能只有在某些场合才用得上。至于什么时候用+,什么时候用-,都是根据当时的驾驶环境和动力需求而变化的,没法一概而论。首先要说一下大多数自动挡内置的手动模式的工作逻辑。当你从D挡拨到手动模式时,变速箱内部齿轮组的档位就会锁定在当前挡位。以我的蔚揽为例,比如当前D挡时变速箱处于4挡(如下图),此时你切换到手动模式,变速箱也会保持在4挡。一旦进入手动模式,变速箱的换挡就基本交给驾驶员自己操作了。
但出于保护发动机的目的,如果你选择的档位超出了发动机的正常转速范围(低于1100转或高于红线),变速箱则会自动升降挡或无视你的换挡操作:
发动机转速低于1100转,变速箱会自动降一档。发动机转速超过红线,变速箱会自动升一档。如果你想换到的档位对应转速低于1100转或高于红线,则无视手动换挡指令。简单说就是转速过低时无法升档,转速过高时无法降挡。我最常用到手动模式的场合,主要就是盘山公路。因为自动模式下变速箱的选档不能保证时时刻刻都与我的驾驶意图合拍,我还是更愿意手动接管换挡。
需要“+”(即手动升档)的场合
上缓坡、浅踩油门、转速达到2500时。此时升档目的是降低发动机噪音、避免发动机因为动力过剩而低效运转。下缓坡,松油门带档滑行,车子越跑越慢时。此时升档目的是降低发动机运转阻力,充分利用重力驱动车轮,延长滑行距离。
上陡坡,当前挡位爬坡吃力时。降挡可以换取更高的转速和轮上扭矩,确保车子可以顺畅上坡。下陡坡,当前挡位的发动机制动力不够时。降挡可以换来更高转速、更强的发动机制动力,从而减轻刹车的负担。直道超车。盘山公路往往都是双向双车道,只有少数直道路段才有借道超车的机会(中央黄虚线)。在这种情况下,超车所用的时间和距离越短,超车过程就越安全。所以我有时会连降2挡,把转速拉到4000转,提高发动机的动力响应和输出功率,尽可能干脆利落地完成超车。
总之,挡位越低且转速越高时,车子的轮上扭矩越强,相应地,发动机的运转阻力也越大;挡位越高转速越低时,车子的轮上扭矩越弱,发动机运转阻力也越小。不管上坡下坡,手动升降挡的思路都是一样的。当你对动力或制动力之一的需求越低时,就选择升档;反之则选择降挡。下坡路用好手动模式,既省油又省刹车,也更安全。上图是我从北京2000米的百花山一路回到房山的平原地区时的行车数据,均速37公里/时,表显油耗只有3.2升/百公里,而且刹车盘完全不热,就是充分利用手动模式控制发动机制动跑出来的结果。
请问自动挡车D档右边+-档,什么时候用加,什么时候用减?
发动机转速低于1100转,变速箱会自动降一档。发动机转速超过红线,变速箱会自动升一档。如果你想换到的挡位对应转速低于1100转或高于红线,则无视手动换挡指令。简单说就是转速过低时无法升档,转速过高时无法降挡。我最常用到手动模式的场合,主要就是盘山公路。因为自动模式下变速箱的选档不能保证时时刻刻都与我的驾驶意图合拍,我还是更愿意手动接管换挡。
需要“+”(即手动升档)的场合
上缓坡、浅踩油门、转速达到2500时。此时升档目的是降低发动机噪音、避免发动机因为动力过剩而低效运转。下缓坡,松油门带挡滑行,车子越跑越慢时。此时升档目的是降低发动机运转阻力,充分利用重力驱动车轮,延长滑行距离。
需要“-”(即手动降挡)的场合:
上陡坡,当前挡位爬坡吃力时。降挡可以换取更高的转速和轮上扭矩,确保车子可以顺畅上坡。下陡坡,当前挡位的发动机制动力不够时。降挡可以换来更高转速、更强的发动机制动力,从而减轻刹车的负担。直道超车。盘山公路往往都是双向双车道,只有少数直道路段才有借道超车的机会(中央黄虚线)。在这种情况下,超车所用的时间和距离越短,超车过程就越安全。所以我有时会连降2挡,把转速拉到4000转,提高发动机的动力响应和输出功率,尽可能干脆利落地完成超车。
总之,挡位越低且转速越高时,车子的轮上扭矩越强,相应地,发动机的运转阻力也越大;挡位越高转速越低时,车子的轮上扭矩越弱,发动机运转阻力也越小。不管上坡下坡,手动升降挡的思路都是一样的。当你对动力或制动力之一的需求越低时,就选择升档;反之则选择降挡。下坡路用好手动模式,既省油又省刹车,也更安全。上图是我从北京2000米的百花山一路回到房山的平原地区时的行车数据,均速37公里/时,表显油耗只有3.2升/百公里,而且刹车盘完全不热,就是充分利用手动模式控制发动机制动跑出来的结果。
自动挡变速箱在D档右边+-档的作用主要是减低速度增加变速箱输bai出扭矩,一般用在下坡或者上坡,上坡比较常用。因为在D挡模式下如果上坡,会随着转速增加同时档位也自动增加。变速箱速度越快扭矩输出就越低,需要足够的扭力输出来牵引汽车上坡,就必须把变速箱锁定在一定的速度范围内,通过这种能量的集中来达到效果。
在AT或CVT的情况下,如果将其置于“D”范围内,它将根据速度和发动机转速自动从1档转换为2档。并且通过皮带或链条改变速度,因此速度越来越平滑。AT和CVT具有通过检测加速器操作来换挡的功能。下坡即使不加速汽车也会随着坡度和惯性向下滑行,在D挡电脑会判断为需要不断的提高速度来运行。
如果改为手动模式,在下坡的情况下变速箱速度会锁定在一定的值范围,如果惯性行驶导致变速箱转速超过了手动模式下规定的速度,此时就会开启发动机制动,在一定程度上从根源上限制了变速箱的转速,从而达到安全的效果,为刹车系统减轻了压力。
上坡在D挡的情况随着发动机的转速变速箱会自动升档,档位越高扭矩就越低,变速箱速度比将更宽。如果通过手动模式+-挡来控制,就可以锁定变速箱的转速,同时也就锁定了变速箱的输出扭矩。举个例子:D挡发动机转一圈,变速箱随着档位的增加会从5-10-30更多。在手动模式下无论如何加速变速箱只会固定在一个转速上,比如说一直5或者是10,不改变+-挡位置,转速也不会改变。设定了变速箱转速发动机就可以无限制加速,来提高扭矩,从而达到上坡的目的。
液压泵会使变速箱油进入各个部位,液压管路、操纵机构、润滑零件,当操作变速杆以移动P,R,N,D,2,L时,来自油泵的液压被传送到所需的管路。当在D挡时变速箱油会在内部满负荷运行,切换到手动模式时,通过减压阀会排出多余的油量,使变速箱以固定油量来驱动涡轮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