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最爱田小娥的男人是黑娃还是白孝文?
原创:小狼
在白鹿原中,遵守的法则是男尊女卑,是所谓的男权时代,女人基本没有什么地位可言。很多女人没有人身自由,婚姻自由,遇到不公平的对待还不能反抗,所以很多女人都是封建社会的牺牲品。在白鹿原中,有这么一个女子,命运凄惨,想反抗却下场凄惨,她就是田小娥。田小娥身上有很多特质,与白鹿原的封建社会格格不入,比如追求爱情的心,追求人权自由,也正因如此,田小娥变成了大家口中的“妖精”。
田小娥被卖给郭举人之后,遭遇了非人虐待,遇到黑娃之后,她鼓起勇气踏出了那一步,主动勾引黑娃。田小娥这种追求爱情的勇气,也被大家贴上了“荡妇”的标签,其实田小娥也是一个可怜之人,为了黑娃倾尽了所有,结果却并没有得到她想要的生活。之后又和虚伪的鹿子霖鬼混到一起,听了鹿子霖的话勾引白孝文。白鹿原中,除了黑娃以外,唯一一个真心对待田小娥的男人。
所以算下来,田小娥生命中的四个男人,只有黑娃和白孝文是真心对待田小娥的。但真心归真心,他们也为田小娥带来了不少风雨,黑娃闹农协失败后,舍弃田小娥,让田小娥受尽了屈辱。因为白孝文和黑娃,田小娥被鹿三所杀,这一切都是那么讽刺,田小娥想依附男人改变命运,最后却死在了男人刀下。但她也算是轰轰烈烈的爱过,被爱过,好过寂寞空虚的冷秋月。真心对待田小娥的两个男人,到底谁更爱田小娥?我认为是白孝文。
黑娃对田小娥更像是一时冲动,沉迷于田小娥的美貌,她的身体。又或者是与田小娥的那段经历,让他显得跟别人不一样,他不再是白嘉轩家的长工,他有自己的魅力,让田小娥倾心于他。得到田小娥后又舍她而去,当了土匪,也并没有带田小娥离开白鹿原。看着田小娥受苦受难,也只是用钱来弥补她,这些都说明他不够爱田小娥。也许对于黑娃来说,这段经历就像是自己年少时做了一场梦,梦醒了,他和田小娥就要散了。
为什么说白孝文是最爱田小娥的男人?因为白孝文对田小娥是始于心动,第一次见田小娥时,他的心就沉了一下,那时他并不知道田小娥的事迹,这种心动很单纯,无关其他。剧中有那么一个镜头,田小娥在那扎花,白孝文从窗外看到田小娥认真的侧脸,内心开始悸动,那是爱情真正的样子。白孝文也是真正心疼田小娥的男人,田小娥遭遇到不公平的对待,他也是感同身受,心疼在心。当然,这些都是前期暗恋田小娥的时候,真正看出白孝文爱田小娥是因为在窑洞的日子。
白孝文为了田小娥和白嘉轩闹翻,不顾世人闲言闲语和田小娥相守在一起,有自己一口吃的,就会记得田小娥。但白孝文并不算是个好伴侣,自甘堕落,和田小娥醉生梦死的,只顾着眼前的苟且,造就了田小娥的悲剧。看到坍塌的窑洞,内心自责不已,但一切都无法回头了。
但在那个封建社会,爱情注定是奢侈品,黑娃也好,白孝文也罢,田小娥这个女人很快就会在他们心中消失。逝去的田小娥会化成白鹿原的一缕清风,只剩下对白鹿原的怨恨。田小娥的悲剧是注定的,除了她自身的原因,也有社会的原因,封建社会注定容不下追求自由的女子,封建社会容不下企图越过男人的女子。田小娥,一个可怜又可悲的女子。
最后上的白孝文家的家谱。
田小娥最爱黑娃而白孝文最爱她。
黑娃是郭举人家里的长工,跟田小娥年龄相仿。黑娃身上充满了叛逆精神,这一点跟田小娥很像。同时,黑娃还具有男子汉那种敢作敢为、顶天立地的气概。这对自小囚禁在郭举人家的田小娥来说,极具诱惑力,她身上的渴望很快被黑娃点燃,常常背着郭举人跟黑娃幽会。
东窗事发后,田小娥选择跟黑娃私奔,他们屈身在破窑洞中,虽然每天吃着粗茶淡饭,但很享受,两人沉浸在二人世界里无法自拔,似乎是补偿生活对他们的亏欠。
扩展资料:
当代鸿篇巨著《白鹿原》里,有一个重要女角色田小娥,在她的身上,把人性的复杂演绎得淋漓尽致。
她原本是一名美丽、聪明、善良、纯朴的女人,经过新时代的洗礼,她慢慢摆脱传统女性的形象,身上具备了强烈的反抗精神,骨子里变得不再安分守己,敢于以飞蛾扑火的姿态去追求自己的爱情,渴望过上一种自己想要的生活。
跟田小娥有关系的男人一共有5个,郭举人,黑娃,白孝文,鹿子霖,狗蛋。郭举人把小蛾当做泄欲工具和用人,小蛾恨透了他,当然不会有任何感情;白孝文跟小蛾比较微妙,看似田小娥勾引白孝文,实际上是鹿子霖教唆在先。鹿子霖这样做是为了在精神上打败白嘉轩父子,但是后来的发展两个人还是有真感情的,尽管这种感情非常脆弱,而且小蛾的愧疚的成分更多。再看鹿子霖,鹿子霖根本就是个色鬼流氓,原著说他私生子遍地,甚至连儿媳也上下其手,龌龊的可以。小蛾委身于他,实在是迫于生存的需要,最后看到白孝文落魄于心不忍,尿在了鹿子霖脸上,说明小蛾内心是多么鄙视和痛恨鹿子霖。狗蛋略过不表。因此,小蛾最爱的男人是黑娃,她与黑娃的结合是对自由的追求,对黑娃的背叛也是出于无奈。但个人觉得,剧版的小蛾纯情善良有余,原著中的小蛾有一种媚到骨子里的淫荡,还有一种难言的豪狠,电视剧没有表现-出来。
黑娃那是真爱。白孝文,那是依赖,不叫爱。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白孝文只爱自己,从头到尾。就像徐先生一针见血指出的那样,这孩子心理不干净。他没有能力爱任何人。
白孝文存在的意义在于给读者或者观众一个警醒,让自己心理干净些。活出自己。不要成为翔一样的存在。
再说黑娃。黑娃对田晓娥,一直是负责的。只是由于自己的局限性。比如祠堂,比如他爹,甚至对土匪的看法。
鹿兆鹏知道这些都会是自己的羁绊。所以,始终不愿意就犯。而反叛的所需代价都想一个人扛。
黑娃是被做了土匪才明白。
为什么不接上山?说是不想她跟自己做土匪。土匪的日子不比革命党的日子好过多少。随时都可能让老婆守寡。他自觉不能给她安稳的普通人生活。但又没有给她出路。其实想想,不如当初就在田晓娥父亲家过到老。但人是要追求幸福生活的,尽管尝试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