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寸轮胎周长为0.69米。
14寸转换为米约为0.47米。
根据圆周长计算公式:C=π*d或者C=2π*r,其中d是圆的直径,r是圆的半径,π是圆周率。
可得轮胎周长为3.14*0.47*0.47=0.69.
扩展资料:
轮胎尺寸的表示方法:
国际标准以轮胎断面宽度(mm)、轮胎扁平率(%)、轮胎结构代号(如R代表子午线轮胎)和轮辋直径代号(in)四项表示。
1、斜交轮胎,通常用以减号相连的两组数字来标记轮胎,第一组数字表明断面宽度,第二组表示轮辋直径。由于这种标记方法起源于美国,故两组数字均采用英制单位表示,如 9.00-20,11.00R22.5, 13.6-38, 23.5-25等均为英寸。
2、子午线轮胎 ,子午线轮胎一般采用“R”字母为代号,R是子午线结构 Radial 的字头,R代替连接两组数的“-” 符号,例如 9.00R20、11R22.5。用英制,如185R15,前组数字为公制,后者为英制。
法国米西林公司用“X”为代号,如 10.00-20X,175-14X;苏联采用“P”为代号,如 155-13P,5.90-15P。
3、无内胎载重轮胎 ,无内胎载重轮胎改用深槽式轮辋后,轮辋直径改变,如 8-22.5(相当于有内胎斜交轮胎 7.50-20
规格),10-22.5(相当于有内胎斜交轮胎 9.00-20 规格),采用英制。有的无内胎轮胎直接注上“无内胎”或“TUBELESS”的标记。
轮胎规格表示的尺寸只是表示该规格的代号,并非轮胎的实际尺寸,相邻的两种规格之差数,一
般不超过 10~15%。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轮胎尺寸
周长1761.17684160244 CM
我们的开拓者,原厂轮胎规格为235/75 R15的轮胎:
A. 235表示轮胎宽度,即轮胎与地面接触的宽度为23.5厘米;
B. 75是表示扁平比率,也就是扁平比率为75%,即胎壁高度/轮胎宽度=75%,其中胎壁高度是轮胎表面到轮毂的距离。可推算胎壁高度为23.5×75%=17.625厘米
C. 15表示轮毂是15英寸的,1英寸等于2.54厘米,15英寸轮毂的直径是15×2.54=38.1厘米。
由此可推算,235/75 R15的轮胎直径为2B+C=17.625×2+38.1=73.35
没看过以上计算方法的知道一下, 老鸟请勿拍砖...
我的车目前的轮胎型号为, 265/70 R16, 轮胎直径为 18.55×2+40.64=77.74
77.74/73.35=1.06
http://www.pcauto.com.cn/playcar/jsjq/10305/14910.html
14吋说的是英寸,1英寸=2.54厘米,则14吋相当于14*2.54厘米=35.56厘米,轮胎周长=35.56*3.14=111.65厘米,即大约为1.116米
楼主这个计算结果不正确,居然没有人给你纠正你说的公式是对的,2πr应该是2*3.14*0.47=2.9516米,你觉得我计算的对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