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阶段:以数据处理为中心的传统办公系统,它的最大特点是应用基于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以结构化数据为存储和处理对象,强调对数据的计算和统计能力。其贡献在于把IT技术引入办公领域,提高了文件管理水平。
但是此时的OA系统只是一个简单的工具,其主要目的是处理文字、文档、表格等,实现无纸化办公。这一阶段的OA办公系统提高了用户的文件管理水平及资料整理水平,但也只是对公文的流转和档案的整理起到了较大的帮助,缺乏对于办公过程中的沟通协作和角色权限的设计,所以用户应用效果不佳。
第二阶段:以工作流为中心的办公自动化系统,这一时期的办公自动化实现了以工作流为中心。这种方式彻底改变了早期办公自动化的不足之处,以E-MAIL、文档数据库管理、目录服务、群组协同工作等技术作支撑。第二代办公自动化系统包含了众多的实用功能和模块,它以网络为基础,实现了对人、对事、对文档、对会议的自动化管理。这时的OA系统已经基本实现了自动化办公和协同办公。
第三阶段:以知识管理为核心的办公自动化系统,第三阶段OA的核心是知识管理。知识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目标是帮助企业发现潜在的知识、定位拥有专门知识的人、传递知识、有效利用知识。知识管理意味着在恰当的时间,将正确的知识传给正确的人,使他们采取最适合的行动,避免重复错误和重复工作。知识管理可以帮助企业解决知识共享和再利用的问题。第三阶段OA的显著特点是信息、资源共享、实时通信以及与短信平台的完美结合。
如果用一句话总结,那就是提升效率!如何提升效率呢?
按我8年的软件开发和客户接触经验,区政务oa除了公文收发、政务督办、人事行政等传统模块,还必须加入舆情监控和网上办事等个性化新功能;
据我观察,市面上有两种这样的系统,一种是平台型,主要基于低代码开发平台(天翎、普元等)去可视化快速定制;另一种则是成品型,泛微、致远、通达都是这样大差不差,具体就看建设单位的信息化规划和选型思路了。
OA办公自动化系统软件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文秘型OA软件
时间段:1980年—1999年
特点:MS OFFICE、WPS、Lotus1-2-3等单机版的应用软件,以办公文件和档案管理为核心,基本实现无纸化办公。
第二阶段:流程型OA系统
时间段:2000年—2005年
特点: C/S形式的OA办公系统应用软件,以工作流为核心,实现了大多数流程管理如公文流转、流程审批、业务流转等的自动化。
第三阶段:协同型OA系统
时间段:2005年—2009年
特点:以B/S形式的OA办公系统应用软件为主流,以协同办公为理念,结合了Internet、工作流、表单系统、即时通讯和SOA等多种技术和手段,实现了协同办公、协同政务、协同商务等多种协同应用。
第四阶段:平台型OA系统
时间段:2009年—未来
特点:OA系统架构于综合的协同应用平台之上,充分利用了支撑平台强大的技术优势,实现了企业信息化高级阶段下的更高需求——综合的协同管理平台。
至于OA软件未来的发展,还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是:OA软件将进入智能型OA阶段,全面提供企业决策支持、知识挖掘等商业智能服务。虽然在现在看来要实现这一目标有点虚幻,不过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与进步,相信OA软件一定会不断突破,越来越强大,成为企业信息化的最得力助手。
本文转自承元OA官方网站
办公自动化在我国自70年代开始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的主要标志是办公过
城中普遍使用现代办公设备,如传真机、打字机、复印机等;第二个阶段的主要标志是办公过程中普遍
使用电脑和打印机,通过电脑和打印机进行文字处理,表格处理、文件拍板输出和进行人事财务等信息
的管理等;第三个阶段的主要标志是办公过程中网络技术的普遍使用,这一阶段在办公过程中通过使用
网络,实现了文件共享、网络打印共享,网络数据库管理等工作。
三个阶段 起步阶段(1985年—1993年):是以结构化数据处理为中心;应用阶段(1993年-2002年);发展阶段(2002年至今 )
同时市场和竞争环境的快速变化,使得办公应用软件应具有更高更多的内涵,客户将更关注如何方便、快捷地实现内部各级组织、各部门以及人员之间的协同、内外部各种资源的有效组合、天翎的OA办公为员工提供高效的协作工作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