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参考模型和TCP/IP参考模型评价
对OSI参考模型的评价
无论是OSI参考模型与协议,还是TCP/IP参考模型与协议都是不完美的。造成OSI参考模型不能流行的主要原因是之一是其自身的缺陷。会话层在大多数应用中很少用到,表示层几乎是空的。在数据链路层与网络层之间有很多的子层插入,每个子层有不同的功能。OSI模型将“服务”与“协议”的定义结合起来,使得参考模型变得格外复杂,将它的实现起是困难的。同时,寻址、流控与差错控制在每一层里都重复出现,必然降低系统效率。虚拟终端协议最初安排在表示层,现在安排在应用层。关于数据安全性,加密与网络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也在参考模型的设计初期被忽略了。参考模型的设计更多是被通信思想所支配,很多选择不适合于计算机与软件的工作方式。很多“原语“在软件的很多高级语言中实现起来很容易,但严格按照层次模型编程的软件效率很低。
TCP/IP模型的评价
TCP/IP参考模型与协议也有它自身的缺陷
1) 它在服务、接口与协议的区别上不清楚。一个好的软件工程应该将功能与实现方法区分开来,TCP/IP恰恰没有很好的做到这点,这就使得TCP/IP参考模型对于使用新技术的指导意义不够。
2) TCP/IP的主机-网络层本身并不是实际的一层,它定义了网络层与数据链路层的接口。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的划分是必要和合理的,一个好的参考模型应该将它们区分开来,而TCP/IP参考模型却没有做到这点。
联系:1.两个协议都分层;2.osi参考模型的网络层与TCP/IP互联网层的功能几乎相同;3.以传输层为界,上层都依赖传输层提供端到端的传输服务。区别:1.TCP/IP并未对网络接口层细分2.osi分层模型在前,协议规范在后3.是否对服务和协议做明显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