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绩效考核的有效性 赵伟

2025-04-16 18:52:03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一、确定切实可行的绩效考评指标
  1、绩效指标应是具体的。通常来说,关键绩效指标主要有四种类型:质量(合格率、准确性等)、数量(产量、销售量、利润等)、成本(单位产品成本、投资回报等)和时限(及时性、供货日期等)。
  2、绩效指标应是可以衡量的。通过考评,优秀员工的绩效考评结果要在最大程度上反映他的绩效情况,而那些绩效不佳的员工亦不能通过一些手段或关系而列入到绩效优秀的行列。
  3、责任主体对指标具有较强的控制力。员工通过自身的努力可以控制绩效指标的完成。
    
  二、选择合格的考评人员
  考评者是保证绩效管理有效运行和工作质量的主体。作为一位合格的绩效考评者应具备以下能力:
  1、较高的评估能力。能合理评价被考评者的技能和绩效,使被考评者心服口服,并能使其明确努力方向。
  2、较高的判断和决策能力。所谓判断能力就是能够迅速理解并把握复杂的事物,发现关键问题,找到解决办法;所谓决策能力,即对所做决策有良好的权衡和判断评估能力。
  3、较强的计划和执行能力。能够按照计划严格执行,并确保在每个细节上减少差错。
  4、一定的影响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此外,参与管理的考评者的数量也会影响绩效考评质量,人数越多,个人的“偏见效应就越小”,考评结果也越接近客观值。

  三、保证绩效考评的公平、公正性
  1、绩效考评过程中要做好记录。在做平时记录时,要注意只需记录下实际发生的事情即可,不要将自己的主观理解混入到客观事实里面。在绩效考评中做好记录,能够很好地保证考评结果的质量,且日后员工申诉时有据可查。

  2、鼓励员工参与绩效考评。让员工参与其中,既体现了对员工的尊重,也保证了绩效考评的公正性。另外,有了他们的参与,考评更有针对性,更能帮助员工提高绩效。比如,将由原来的主管负责记录下属的工作成果,改为由下属自己记录。这种办法有三点好处:首先,增强了下属的参与意识和工作的责任感;其次,减轻了上级主管的工作负担和压力;最后,由于员工有了一定的支配权,明显减弱和降低了不必要的自我保护的戒备心理,同时提高了对考评结果的认可度。

  3、建立员工申诉系统。申诉系统是为被考评者提供一个发表意见的通道,员工对考评过程或结果等存在异义,可以通过申诉通道,要求更高一层的领导者听取员工的申诉或召开有员工代表和主管人员参加的专门会议,寻求解决的对策。   

  四、做好绩效沟通和结果反馈工作
  在绩效考评过程中,考评人员应与员工保持持续不断的沟通,一起回顾考评指标,总结指标的完成情况,了解员工所遇到的困难,听取员工的汇报,以便针对性地为员工提供帮助。另外,绩效考评者所给出的分数要求是有依据的,每一个分数都必须是可以追索的,当被考评者进行绩效申述时,必须给出充分的理由,对被考评者了解的越多,当被质询时,就越理直气壮。这也要求尽可能与被考评者进行沟通。

  五、绩效考评结果与薪酬挂钩
  企业必须将绩效考评结果在员工薪酬上得以体现,奖优罚劣。即按照考评结果决定薪酬的升降幅度,从而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在实际工作中,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运用考评手段:
  1、在全面调整工资时,由人力资源部门对员工的绩效进行全面的考核与评定,并结合其它具体要求(如工龄、职务等),确定其应调整的幅度和工资量。
  2、在日常工作中,定期进行考核与评定,用以确定奖金的数额。但在执行过程中要坚持公平奖罚的原则,做到奖罚分明,切记“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

回答2:

需要买个人id粉和个吧关注人数的家我简介q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