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有一些辩论经验的人
我想说,稿子最好还是自己写好,观点可以借鉴,但一定要用自己的语言,否则根本没法用,
尤其你是一辩 起的是奠定基础的作用 如果你的稿子是网上down下来的
你自己都需要去理解才能够用的话,你的队友该如何呢?
提供几个思路
从儿童的定义“较幼小的未成年人”来看
突出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即未成熟 不具备适应社会的条件,哪怕给予了 机会、环境,也无法达到“适应社会”的效果
从“天真”的定义 因为“天真”这个词是存在贬义的 必须扣牢天真的“单纯、直率、不做作”这一点,否定对方可能会用到的“幼稚、不成熟”(当然你也可以回归第一点,即说明这就是儿童的天性,那个年龄的阶段性特征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不能 揠苗助长 本末倒置)
你方可以举的实例是 欧美国家的幼儿、及初等教育,
西方国家在 儿童阶段主要注重培养儿童的
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兴趣爱好、身体素质等 而这些看似复杂的要求,归于实践,那就是
“玩” 即玩出来
而玩耍,就是儿童的天性
其他可以说的观点
1、我国的教育(指书本知识、技能)本身就已经是填鸭式了,难道连社会经验这样的 不同人以不同的社会经历得出的 具有鲜明特色的东西 也要以“填鸭式”的模式,给一个范本吗?
2、知识具有客观性 然而不同人对社会的认识理解却千差万别 如何保证,使得儿童“适应”社会人,不会给予儿童 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导向?
大致就是这些
你方的攻讦点可以有
1、早早 从阶段性来打 抨击对方揠苗助长(哲学上来说就是 事物的发展规律——
事物都遵守由简单向复杂、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规律.这种发展在时间上表现为阶段性,在空间上表现为台阶性,二者合称为阶梯性.因此,阶梯式发展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
2、社会 社会的本质是人和组织形式 即儿童本身就活在社会中,而人在一生不同的阶段所处的“社会”是不同的 即从根本上否定对方论点的正当性(既然本来就在社会中 那就该以适宜的方式活着,适宜儿童的方式是什么?天真地做个孩子
不过这点得稍微谨慎一些 如果对方经验丰富的话,可以用这句话反驳你“一个公正的辩题,对于两方是平等的,对方辩友刻意曲解辩题,否认我方观点的正当性,是否也在质疑此辩题的正当性呢?” 这话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