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针的演变历程50字数

2025-04-06 01:44:5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战国时期,人们发明了指南针的前身——司南。

晋、南北朝时期,司南的勺形磁铁变成了磁针。

唐末,人们在司南的基础上发明了水罗盘。

北宋时,指南鱼出现了。

南宋时期,旱罗盘出现了。

在元代,水罗盘和旱罗盘被引入西方。

明末清初,西方改造后的旱罗盘传入中国,出现了中西合璧式旱罗盘。

扩展资料

指南针,古代叫司南,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的磁针,磁针在天然地磁场的作用下可以自由转动并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磁针的北极指向地理的北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

常用于航海、大地测量、旅行及军事等方面。物理上指示方向的指南针的发明有三类部件,分别是司南、罗盘和磁针,均属于中国的发明。据《古矿录》记载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的磁山一带。

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磁石磁性认识的结果。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的发明对人类的科学技术和文明的发展,起了无可估量的作用。在中国古代,指南针起先应用于祭祀、礼仪、军事和占卜与看风水时确定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