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智商高,喜欢故弄玄虚,这是关羽张飞这种武将最讨厌的。而徐庶智商也高,可是为人处世比较低调,自然是受到关羽张飞的喜爱了。
刘备三顾茅庐才请来诸葛亮,徐庶是不请自来。两个人的出场方式,其实已经注定了关羽张飞对他们的态度会不一样。我们知道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是一件感天动地的大事情。不少人都觉得刘备对诸葛亮十分尊敬。一个四十多的中年人,去请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出山,而且如此恭敬,难怪会流传千古。
但是这件事关羽张飞可就非常不乐意了,他们认为自己家里开公司的,难道一两个谋士都招不到吗?诸葛亮有什么了不起的,还是不拿工资上班的人?所以觉得刘备去一趟都不值得,没想到连续去三次。 先主在樊闻之,率其众南行,亮与徐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庶辞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於事,请从此别。”遂诣曹公。---《三国志》
关羽张飞觉得自己被诸葛亮给戏耍了,所以对诸葛亮非常讨厌。从一开场就已经讨厌诸葛亮了,后来又怎能听他的话呢?而徐庶的出场方式就完全不同了,人家是主动找到刘备投简历,通过了面试进来的人才。这显得徐庶对公司老板非常尊重,地位差距一下子就拉开了。作为公司股东的关羽张飞,自然是比较喜欢这位CEO了。
诸葛亮一出场卧龙凤雏威名很大,徐庶出场化名单福。诸葛亮之所以能够被刘备知晓,是因为卧龙凤雏的名气实在是太大了。在诸葛亮一帮朋友的吹捧之下,诸葛亮的卧龙名声,传遍四方。 这是关羽张飞特别讨厌诸葛亮的地方,一个尚未进入社会历练的大学生,你凭什么说自己能够出将入相,跟管仲乐毅相比较呢?
人家那是治国的大才,你连一个村都没有治理过。所以关羽张飞认为诸葛亮的名声是言过其实了。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原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三国志》
反观徐庶本人,他原先的名字徐庶还是有点名气的,但是他投靠刘备的时候,却化名为单福。其实意思就很明显了,自己不想因为名气从而获得刘备的好感,而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从而能够得到老板的信任和赏识。关羽和张飞非常欣赏徐庶这一点,认为他是比较合格的员工,诸葛亮这个家伙虽然证书拿了一大堆,名气非常响亮,但是似乎太高傲了,未必就有真才实学,不要也罢。
诸葛亮总是故弄玄虚,而徐庶则能向关羽张飞解释清楚。驾驭人才其实要看这些人才的性格特点,关羽和张飞其实是那种直来直去的人。如果经常跟他们绕弯子,不仅会让他们心生厌烦,而且会觉得你瞧不起他们的智商。其实关羽和张飞都是极为聪明的人,不聪明是没办法带领千军万马打仗的。所以徐庶就看到了这一点,出谋划策的时候,他总是直来直去,不喜欢拖泥带水。这一点是关羽张飞都比较喜欢的。
而诸葛亮在驾驭这两个人的时候,则展现了完全不同的方法。他总给人一种捉摸不定的感觉,说起话来,只要按照他说的去做就行了,至于要打到怎样的效果,那就不是关羽张飞需要管的事情了。这种方法虽然也是调兵遣将中常用的手段,但是对关羽张飞来说,就有些说不过去了。这是一种压制他们的手段,把他们当成了打仗的工具,这种感觉换谁谁都不会好受的。
诸葛亮想要在地位上高过关羽张飞,而徐庶没有这个野心。徐庶进入刘备集团以后,所发现的第一件事,那就是刘关张三兄弟的关系是牢不可破的。也就是说以后不管谁来,这前三把交椅是轮不到他们来做了。所以徐庶避其锋芒,并不想跟关羽和张飞争夺地位。虽然刘备也很尊敬他,但是始终不会超过关羽张飞在他心目中的地位。这是可以理解的,所以徐庶并不在意这一点。 先主曰:“善!”於是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原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三国志》
而诸葛亮就完全不同了,他看出了刘关张的关系,但是他还是想要第四者插足。他想要成为这个集团的第二把交椅,能够驾驭关羽张飞。人家又不是傻瓜,自然不会完全听从诸葛亮的调遣。一旦听从了,那就等于是证明了诸葛亮第二把交椅的地位了。刘备的集团是刘关张三个人一起打下来的,所以任何人都不可能插入成为第二大股东,这是刘备集团前期的铁则。不过后来刘备为了集团扩张,确实也在人事上做出了调整,不过大体上也没有跳出这个圈。
总结:徐庶那不叫驾驭,那叫迁就。诸葛亮才是真正能指挥关羽张飞的人。徐庶虽然通过这些手段,博得了关羽张飞的好感,但是他真的是在驾驭关羽张飞吗?显然不是这样。现在他们观点一致,关羽张飞自然会听他的,但是将来观点不一致的时候,徐庶还真的能再次使唤得了他们吗?徐庶对关羽和张飞一味地迁就,压根就不知道压制他们内心的缺陷。所以徐庶这可不是在指挥他们,是他们自己在指挥自己而已。
反观诸葛亮,虽然总是跟关羽张飞吵架,虽然有时候使唤不动关羽张飞,但是他把所有矛盾都放在了最前面,放在了他刚进入集团的时候。 不得不佩服诸葛亮雷厉风行的手段,他不害怕这俩或不支持自己,也不害怕自己被排挤出去。完全不惯着这两位大股东的臭脾气,这是需要魄力和勇气的。显然徐庶并不具备这方面能力,真正的高手,是在矛盾暴露以后,依旧能够跟对方合作愉快,诸葛亮就是这样的高手。
参考资料:《三国志》、《三国演义》。
因为诸葛亮和关羽之间两个人存在矛盾,而且关羽认为诸葛亮根本没有那么高的能力,所以诸葛亮指挥不动关羽。
徐庶是最先加入刘备的谋士 大家关系融洽,当年在博望坡之战时,关羽不满诸葛亮,最后在刘备的劝说下,才勉强听令 ,他觉得诸葛亮高傲,怀疑诸葛亮的本事。
因为关羽在当时对诸葛亮的决策都持有怀疑的态度,根本不听诸葛亮的指挥,两人在制度上是属于一个级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