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辨别来袭导弹是否装有核弹头

怎样辨别来袭弹道导弹导弹装装的是核弹头还是常规弹头
2025-04-19 02:39:31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上面的两个不要乱讲,可以辨别的。
核弹头的基本结构:
不管核武器样式多么繁多,核弹头的基本构造通常由壳体、核装药和热核装药、引爆控制系统(引信)和电源等组成。其中壳体用于盛装核弹的各种装置并能防止其机械损坏。在弹道导弹核弹头壳体外壳还涂有特殊涂料或隔热层,以防弹头再入大气层时受高速气动加热使弹头壳体及内部装置因过热而烧毁。
常规弹头的基本结构
常规导弹通常由战斗部(弹头)、弹体结构系统、动力装置推进系统和制导系统等4部分组成。用于构成导弹外形、连接和安装弹上各分系统且能承受各种载荷的整体结构。为了提高导弹的运载能力,弹体结构质量应尽量减轻。因此,应采用高比强度的材料和先进的结构形式。导弹外形是影响导弹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具有良好的气动外形, 对于巡航导弹以及在大气层内飞行速度快、机动能力强的战术导弹,要求更为突出。

携带常规弹头的导弹一般是亚音速,75米/秒到300米/秒居多,只有极少数超音速。所以十分容易拦截。而携带核弹头的导弹射程在8000千米以上,大部分时间在大气层边缘飞行,由于在几乎真空中飞行最高时速可达20000公里/小时。所以是最难拦截携带核弹头的导弹,现在最先进的导弹采用自动变轨技术拦截他更是难上加难

因此,我们可以从导弹的尾焰和飞行速度辨别来袭导弹装的是核弹头还是常规弹头。

回答2:

这个是无法分辨的,并不是像 我我我唔22 说的那样,因为速度慢的战斧一样可以携带核弹头,而白杨、潘兴、三叉戟,装常规弹头也没什么不可以;
所以头一段时间,美国为了利用即将过期的战略导弹,搞了一项30分钟全球到达的研究,就是想利用远程战略导弹携带常规弹头,对全球任何目标进行30分钟内的远程精确打击,但是由于中俄等所有其他国家都质疑无法分辨来袭的是否为核弹头而引起核报复,该计划不了了之。

回答3:

无法辨别。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国会否定军方提出的用洲际弹道导弹来实施“一小时打击”行动。

回答4:

不是速度的问题,核弹头因为其反射波不同。是可以被卫星监测出来的,核武在进入战备状态时,其隐蔽性会大大降低,军事卫星可以透过山体,监测到发射井内的核武导弹,同样车载的也会被抓出来,监测并不是难题,难题是如何在发现攻击状态的核武后如何进行拦截破坏,一般对于洲际导弹来说,最好的拦截就是在其升空前进行毁灭性破坏,因为洲际导弹升空后是空间飞行,拦截难度大,几乎拦不下来,进入目标上空后,即便防空导弹很先进,也没有了实际效益,爆炸高度的高低只会影响到是死10万还是5万的问题。

回答5:

没办法,不过ICBM肯定是核武。如果真在战争中用战略轰炸机使用了远程空射巡航导弹,那估计也是核武。

短程弹道导弹就不清楚了,但是有能力运载核弹头的武器不少。总之没发疯的话没人会用核武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