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B两个小烧杯中分别加入浓氨水(氨气溶在水中变成)和无色酚酞溶液,用一个大烧杯把两个烧杯罩在一起

2025-04-04 18:45:0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1)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浓氨水中的氨分子不断运动,扩散到A烧杯中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
(2)针对溶液变红的原因,可以提出三种假设,即:
假设1:B烧杯中的蒸馏水使酚酞试液变红;
假设2:A烧杯中浓氨水挥发出氨气,扩散到B烧杯中的溶液中使酚酞试液变红;
假设3:大烧杯壁上沾有某种物质,其散发出的肉眼看不见的粒子与B烧杯中的溶液接触,使其变红.
(3)可以设计简单的实验来证明以上假设是否正确,即:
验证假设1的实验:用洁净的小烧杯取20mL水,滴入2-3滴酚酞试液,不变色,假设1错误;
验证假设2的实验:将少量氨气通入含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中,溶液变成红色,假设2正确;
验证假设3的实验:另取B烧杯溶液少许倒入大烧杯中振荡,不变色,假设3错误.
(4)通过实验获得的最后结论:分子在不断运动,氨分子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故答案为:(1)不断运动的;
(2)假设1:B烧杯中的蒸馏水使酚酞试液变红;
假设2:A烧杯中浓氨水挥发出氨气,扩散到B烧杯中的溶液中使酚酞试液变红;
假设3:大烧杯壁上沾有某种物质,其散发出的肉眼看不见的粒子与B烧杯中的溶液接触,使其变红.
(3)验证假设1的实验:用洁净的小烧杯取20mL水,滴入2-3滴酚酞试液,不变色,假设1错误;
验证假设2的实验:将少量氨气通入含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中,溶液变成红色,假设2正确;
验证假设3的实验:另取B烧杯溶液少许倒入大烧杯中振荡,不变色,假设3错误.
(4)分子在不断运动,氨分子能使酚酞试液变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