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方法能使我做作业时不感到无趣吗?

2025-04-08 20:28:13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1 选做作业成“奖励”

原先,语文生词一抄就是一行,现在,老师精选了易写错的词,抄两三遍加深印象即可;数学作业由基础题和兴趣题组成,孩子可根据水平灵活选择,老师则根据孩子学习情况严格把关。小健数学成绩不错,因此老师允许他做对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兴趣题,适当减少基础题量,小健觉得这是一种奖励,学习劲头更足了。

如今,学校每个年级都有A、B两套作业,既让学有困难的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又为学有余力的孩子拓展思维空间。老师们达成了共识——对小学生的作业,培养好习惯比训练技能重要得多。例如,老师为低年级语文预习总结了4步法,全部围绕“读”做文章,为培养孩子们对古诗词的兴趣,老师带大家看动画片学《木兰辞》,利用两分钟预备铃念《弟子规》;课本剧编写、排演能够培养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它成了中高年级的特色作业,每次演出完毕,孩子们都会为自己骄傲。

2 布置作业忌随性

快下课了,甚至下课铃已经打响,老师这才意犹未尽地结束讲课,匆匆勾画了几道练习题作为课后作业。今年3月,位育初级中学在全校学生和家长中做了作业满意度调查,结果,这个容易被大家忽略的小细节,引起了老师的重视。

布置了英语作文,其实和最近学的知识点,关系不大;一名老师出的数学练习题,隔壁班学生去做可能就有点难……校教导主任俞静芳坦言,细究之下,老师随意之举,造成的是学生的重复甚至是无谓劳动。

因此,学校要求各教研组撰写报告,用心设计新的作业系统。要求各科老师在布置完作业后,再加上几句提醒,告诉学生应该通过作业重点掌握哪些知识点,而不是单纯地为做而做。

有同学在调查中反映,教师在作业批改过程中,很少用鼓励性语言,缺乏人情味,让学生觉得“我的劳动不受重视”。于是,学校要求老师必须给每份作业写上评语,不能简单地用一个“阅”或者一个勾。期末,孩子们在考试,老师们的作业设计和批改情况也接受了校领导和教研组的“地毯式”检查。

孩子们说,当读到“我很欣赏你最近的进步”“今天你上课神情很专注”这样的夸奖时,觉得“老师很关心我”“对老师更信任了”“期待下次交作业。”

3 各科作业总协调

数学1小时、语文0.5小时、英语0.5小时、理化40分钟,初三毕业生的校内作业总量,总共不超过3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