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猪八戒是取经队伍中最厉害的,他们有什么依据?

2025-04-08 09:02:00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1982年,有朋友问他:“听说央视要拍《西游记》,你去试试猪八戒呗!”

“那是什么剧种?”

当听说是电视剧时,他两眼放光。那个年代,电视剧是个稀有产业,很多人根本没有听过。

马德华想去试一试,可是问题来了:马德华是回族人。

对于回族人来说,“猪”是个异常敏感的字眼,平常谈话中提起都会让人心生不悦,更遑论正儿八经去扮演猪八戒?

于是,马德华跑去请教了阿訇,阿訇点拨他:“你从事的是艺术,与宗教不是一回事。”

一番言语如醍醐灌顶一般点醒了他,马德华欣喜若狂,决定献身艺术。


其实,直到30多年后的今天,反对和质疑的声音也不在少数,仍有人说马德华“很不清真!”

在《西游记》剧组,马德华遇到最大的问题就是吃饭。

那时,剧组经费紧张,没有办法给他单独准备清真食物。

每次去外地拍摄,马德华一连数日都只吃开水泡饭,实在难以下咽,就滴些酱油进去权当下饭菜。

拍摄完毕,其他演员去大快朵颐,改善伙食,马德华的愿望却是:赶紧回家吃一顿正常的饭。

导演回忆说:

“有时录制到一两点,大家都饥肠辘辘赶去食堂,但是编导不知情,没有准备清真餐食。

马老师一点也不生气,反而笑呵呵地安慰他:“没事,我回家吃!”言毕拖着疲惫饥饿的身子一步步往家赶......”

86版的《西游记》一拍就是6年,这6年里马德华不知将就了多少顿饭食。

鲁迅曾说过: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而这条路一直铺展到了导演杨洁的大门口。


人生路上的九九八十一难

试镜的现场是在一个油渍麻花的食堂里,后厨不时传来的叮当声,身后是一排排饭桌,脚下是厚厚的一层油渍。

为了演好猪八戒,马德华时而跪下,时而卧倒,时而满地打滚,自己俨然成了个小丑。


表演间隙,他偷偷观察导演杨洁的面部表情。

直到看到杨洁导演发出笑声,马德华便更加自信。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出演猪八戒之前,马德华从来没有接触过电视剧。

但是机会来了,他没有因为信仰,放弃机遇;没有因为猪八戒形象,放弃角色。

为了演好猪八戒,马德华没少吃“化妆”的苦。

八戒需要带上面具和两个大耳朵。那时候,能把面具和耳朵固定在脸上的只有胶水!

于是每天早上,化妆师都需要在马德华脸上涂上一层胶水,然后粘上面具和耳朵。

夏天天最热的时候,汗水和胶水味顺着嘴角流进嘴巴里。在镜头下,他只能默默地吞咽着。等到晚上揭面具洗脸时,皮肤已经被汗水泡白了。

脸上的胶水,刷少了得随时补,刷多了又揭不下面具,把脸上的油皮撕破也是常有之事。

很难想象,从早到晚,这张面具整整陪伴了他6年!


有一回,八戒有一出“试禅心”的桥段,马德华被兜在网兜里挂在一棵树上,拍摄时间正好是天寒地冻的冬天。

为了营造大雨倾盆如注的效果,剧组找来两辆消防车给他喷水。

马德华被冰冷的水浇灌了个透,颤抖着声音祈求道:“师傅......”

观众看到这一幕时,大呼过瘾,殊不知那真是用生命在演戏!

类似的情况数不胜数,为了演好猪八戒,他曾被火烧过、被马踏过、从高处摔下来过……

沙僧的扮演者刘大刚曾说:“拍摄过程非常艰苦,德华吃了不少苦,受了许多罪。”

欲戴王冠,必受其重。

人生没有一样成功是容易获得的,每个人的一生都需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坚持住了才能取得真经。


我成全了猪八戒

猪八戒也成全了我

其实,除了扮演猪八戒以外,马德华还在《西游记》中客串了十几个角色,比如山神、使节、天兵天将、土匪……

做群众演员时,他甚至还把儿子拉来充当人数。

《西游记》女儿国国王扮演者朱琳也曾说:

“不管做什么,他总是最勤奋、最努力、 最用功的。我觉得可以用“艺不压身”“厚积薄发”来形容他。”

所幸每一样付出终会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