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的瞳孔为什么是长方形的

2025-04-13 12:08:53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因为马儿等食草动物的瞳孔成水平拉长的矩形,并且这个“矩形”是平行于地面的。所以我们常说,马的瞳孔是长方形的。

这是因为它们必须要时刻提防老虎狮子等猛兽的攻击,长条状的瞳孔可以为它们提供宽广的视野。

马的眼睛具有单目成像兼双目成像的特点。

单目成像即两只眼睛可以分开单独工作,有各自不同的视野,同时分别处理两个视野内的东西。每侧的视觉范围可以达到130-140度,而单目成像的视觉范围总和可以达到260-280度。

其他动物的瞳孔

如果盯着的是其他动物的眼睛,就会惊奇地发现,不同动物的瞳孔形状竟有如此巨大的差异!比如,猫的瞳孔可以在强光下眯成一条竖着的缝,而山羊的瞳孔看起来更像一根横着的单杠。

为了揭开其中的秘密,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科学家马丁班克斯研究了214种陆生动物的眼睛,其中包括以猎杀和捕食其他动物为生的食肉动物——我们叫它们捕食者,也包括被捕食掉的猎物。

比较这214双眼睛,班克斯他们发现,拥有什么样的瞳孔,取决于它在大自然里的角色是捕食者还是猎物。

以上内容参考中国数字科技馆-瞳孔大不同

回答2:

因为它们必须要时刻提防老虎狮子等猛兽的攻击,长条状的瞳孔可以为它们提供宽广的视野。

马的眼睛具有单目成像兼双目成像的特点。

单目成像即两只眼睛可以分开单独工作,有各自不同的视野,同时分别处理两个视野内的东西。每侧的视觉范围可以达到130-140度,而单目成像的视觉范围总和可以达到260-280度。

双目成像即两只眼睛获取的画面相互重叠,形成一个单独的三维画面。为了让这个三维画面更加清晰准确,马必须灵活的转动脖子或者摇头。双目成像在正前方可以达到75-95度,再加上单目成像的辅助,视觉范围可以达到345-355度。所以,当一匹马在自由的情况下,盲区只有5-15度。

马虽然视觉差,但夜间视觉可比人类强

马眼底的视网膜外层有一层照膜(人没有照膜),可将透过视网膜多余的光线再返回视网膜感受器,因而视神经的感受量可大于原光的两倍以上。在弱光情况下,由于照膜的反射,使物体清晰度明显提高。因此,马在夜间能清楚地辨别夜路和夜出的动物。夜间骑乘马时马常常打“响鼻”,表示它先发现了夜游的动物或异物,用“响鼻”预以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