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水堆核电站有哪几道安全屏障

2025-04-07 23:22:09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1、二氧化铀陶瓷块这样的铀芯块本身就起防止放射性物质外逸的作用,即构成了第一道安全屏障。

2、把这些小的铀块重叠在高3米,外径9.5毫米,厚0.57毫米的锆合金管内封闭,即成为燃料元件棒,即铀棒。锆合金管也能防止放射性物质逸出,故构成第二道安全屏障。

3、从反应堆出来的水在蒸汽发生器中温度降低后,经一回路的循环泵驱动,又回到压力壳的堆芯继续加热,完成第一回路的循环。一回路和压力壳组成第三道安全屏障。

扩展资料

压水堆由压力容器和堆芯两部分组成。压力容器是一个密封的、又厚又重的、高达数十米的圆筒形大钢壳,所用的钢材耐高温高压、耐腐蚀,用来推动汽轮机转动的高温高压蒸汽就在这里产生的。在容器的顶部设置有控制棒驱动机构,用以驱动控制棒在堆芯内上下移动。

压水堆核电厂因其功率密度高、结构紧凑、安全易控、技术成熟、造价和发电成本相对较低等特点,成为目前国际上最广泛采用的商用核电堆型,占轻水堆核电机组总数的3/4。我国核电站以及潜艇基本都采用了先进的压水堆核电机组,安全性比福岛高很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压水堆核电站

回答2:

  压水堆核电站有三道安全屏障。
  第一道屏障——燃料芯块和包壳
  燃料芯块是烧结的二氧化铀陶瓷基体,核裂变产生的放射性物质98%以上滞留于燃料芯块中,不会释放出来。燃料芯块密封在锆合金包壳内,可有效防止裂变产物及放射性物质进入一回路水中。

  第二道屏障——坚固的压力容器和密闭的一回路系统

  反应堆堆芯被密封在20厘米厚的钢质压力容器内,压力容器和整个一回路循环系统的管道和部件是能承受高温高压的密封体系,可防止放射性物质泄漏到反应堆厂房中。

  第三道屏障——安全壳

  安全壳是由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壳壁厚90厘米,内衬6毫米的钢板,在建造时运用了预应力张拉技术,提高了混凝土墙的强度,可以承受5个大气压的压力,确保在所有事故情况下都可以防止放射性物质进入自然界。

  目前按国家环保总局提供的国家标准,正常的辐射剂量0.25mSv/年.人 ,大亚湾核电站经过超过十年的运行,核电站周边地区辐射测量结果0.01mSv/年.人而人到医院看病需要照X光透视一次的辐射剂量是0.02mSv/次.人如果人们乘飞机从北京-欧洲往返一次的辐射剂量是0.04mSv/次.人

  由于压水堆核电站有了三道屏障,核电站运行对周围居民的辐射影响,远远低于天然辐射。

回答3:

  核电站的三道安全保护屏障
  压水堆核电站在放射性物质(裂变产物)和外部环境之间设有三道安全屏障。
  第一道屏障—燃料芯块和燃料包壳
  核燃料被烧结成二氧化铀陶瓷芯块,裂变时产生的放射性物质98%以上被滞留在其中,不会释放出来。燃料芯块被密封在锆合金包壳内,避免放射性物质进入一回路的水中。
  第二道屏障—压力边界
  含有核燃料组件的堆芯封闭在壁厚约为20厘米的钢制压力容器内,压力容器和整个一回路都能耐高温、耐高压,并包容放射性物质。
  第三道屏障—安全壳
  一般压水堆的反应堆厂房是壁厚近1米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筑物,厂房内表面还有一层完整的钢制安全壳,防止放射性物质外泄至环境中。对于AP1000,反应堆厂房由钢制安全壳和屏蔽厂房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