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雪前和下雨前的气压这些没有区别。关键是气温。
降雪有两个必备条件:一是气温低,1500米高空气温达到-4℃至-6℃,低空温度小于2℃;二是空气中水汽充分。但是温度偏高,水汽要么来不及冷凝成雪花就直接变成雨滴落到地面,要么已经形成的雪花在低空中又融化还原成雨水,总之雪下不下来。
一是下雪是在冬天,冬季人们穿的衣服较厚,对外界的温度变化感知要慢一些,再有下雪时一般风都比较小,同样时间内带走人体的热量也就相对少一些。而化雪时要吸收大量的热量,因此化雪时人们感觉要比下雪时冷,所谓“下雪不冷化雪冷”就是这个道理。 而下雨时感觉冷正与下雪时相反,大部分下雨时节都在春夏秋季,人们穿着较少,对温度变化较敏感,而且往往下雨伴随着大风,也使身体会感觉较冷。 当然,人体对下雨、雨雪时温度的感觉也随着季节而改变,夏天由于气温较高,相对地下雨时也不会感觉太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