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时期,主要向山西迁入的少数民族是什么?

魏晋时期,主要向山西迁入的少数民族是什么?
2025-04-06 07:27:00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长期以来,山西境内的主要居民为从事农耕的汉族人。魏晋北朝时期,随着北方游牧民族的大量进入,山西境内的民族构成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匈奴大规模进入中原,始于东汉建武二十五年( 49 ), “南单于遣使诣阙贡献,奉藩称臣”。次年,东汉“授南单于玺绶,令入居云中”[2]。定襄、雁门、代等郡成为南匈奴聚居地。东汉光武帝后,乌桓移居塞内,在代郡、雁门、太原等地与汉族杂居。汉末,鲜卑步度根拥众数万落,据云中、雁门一带。北魏建立后,拓跋鲜卑的发展更为迅速。魏晋之际,羯人主要聚居于上党武乡。氐族建立的前秦一度控制并州地区,不少氐民也因此进入山西。几乎与此同时,山西境内的汉族出现了外迁的大潮,尤其是永嘉乱后,并州匈奴反晋,控制了山西大部分地区。“夷夏大防”的传统观念和对异族统治的恐惧,迫使当地汉族人口纷纷逃亡。并州地区汉人流亡向南、东、西三个方向都有。( 1 )向南迁移。主要是由于东晋在建康(今南京)建立正宗汉族政权的吸引,这是山西人口迁移的主流。东晋政府先后在江南侨置幽、冀、并等州县,以安置南迁人口。( 2 )向西迁移。相对安宁的河西也吸引了不少汉人。( 3 )向东迁移。光熙元年( 306 ),并州刺史司马腾由晋阳移镇邺城,并州吏民万余人随之南下就食,号称“乞活”。更有部分人流经幽州,远至辽东。“ 度 鬼 乃立郡以统流人并州人为唐国郡”。慕容 度 鬼 专门为山西流民设郡,可见当时有不少山西流民流亡到辽东。总之,魏晋北朝时期,因为天灾人祸等因素的影响,匈奴、鲜卑、乌桓、氐等北方各少数民族涌入山西。

回答2:

。氐族建立的前秦一度控制并州地区,不少氐民也因此进入山西。几乎与此同时,山西境内的汉族出现了外迁的大潮,尤其是永嘉乱后,并州匈奴反晋,控制了山西大部分地区。“夷夏大防”的传统观念和对异族统治的恐惧,迫使当地汉族人口纷纷逃亡。并州地区汉人流亡向南、东、西三个方向都有。( 1 )向南迁移。主要是由于东晋在建康(今南京)建立正宗汉族政权的吸引,这是山西人口迁移的主流。东晋政府先后在江南侨置幽、冀、并等州县,以安置南迁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