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官员在跪拜前为何会先拍两下袖子?

2025-04-08 07:08:15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经常看清廷的宫戏,里面大臣跪拜皇帝之前总是习惯性的拍打两下,甩几下袖子,嘴里叫着“喳”,很多人以为就是简单的拍掉灰尘,或许把褶皱的官服甩得更顺、更体态。今日读《清史稿》,对这个有了更深一步了解,原来还有这么深的含义。

第一个原因:可以表示自己没有在袖子里携带武器,拍袖子除了汉文化影响外,还可以证明自己没有谋逆之心的,那就是上朝的时候,可以像皇上表示自己没有携带武器上朝,因为古代人的袖子是有口袋的,可以藏东西,如果有官员想要图谋不轨,那么藏在袖子里可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第二个原因:满族本是女真人后代,是游牧民族。官府的设计渐渐的也学着汉人一样宽袍大袖,学着甩袖子,甩袖子实际上也是对汉族文化的一种尊崇和敬重,虽然学的不到位,甩的也不正宗,但是好歹是统治者尊崇汉文化的一种意识体现。

第三个原因:表达自己的廉洁。我们历史自古以来就有“两袖清风”的说法,说明官员的廉洁自律。清朝官员甩几下袖子,也是在自我标榜清正廉洁。但往往也有例外,许多官员还是一面自己口头说廉洁,一面贪污腐化,典型的说一套,做一套。

这些表面功夫不仅忽悠了皇帝,更是麻醉了大清朝的满朝文武,正是这些流于形式,只讲官场气派的风气才使得清王朝步入了中国近代史的黑夜之中,最终被推进了历史的焚尸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