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我觉得也就跟现在的快递差不多吧,我们现在的快递是普通速度一般在三天左右,加急快递比如说像顺丰就可能一天左右就差不多了。而古代的交通并不像现在这么发达,按照那个时候的速度来说,一般规定是在每天300里左右,遇到特别紧急的事情,就会使用加急,这个时候的速度最快是有可能达到800里的,所以叫八百里加急,来表示特别紧急。
那这个加急的文件是怎么送的呢?我们看电视剧中经常会看到有士兵喊着“八百里加急”的场景,然后一下马,整个人就会累到不行的那种。其实这已经是最后一站了,并不是说一个人不换马从信件的发出地一直送到信件的目的地。古代的时候送文件主要是靠的驿站,那个时候每隔20里会建驿站,如果哪一天有公文上面标着“马上飞递”的字的时候,驿站就要准备专门的快马,提供给专门运送加急文件的人,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在驿站里换一匹马,才能保证不停歇的送到目的地。
唐朝时,国力强盛,驿站鼎盛时期全国有1639个驿站,专门做这个工作的人,已经达到了两万多人,光驿兵就有一万七千人。那个时候叫邮驿,类似于早期的邮政。邮驿的途径分为陆驿、水驿、水路兼并三种,每个驿站还专门设有驿舍,配备有驿马、驿船和驿田等等。
可能还有人疑惑,为啥不怕别人去劫道。我的天,这种八百里加急的文件,一想就知道是非常重要的公文,难道是不要命了吗?去抢这种文件。如果真有那种敌军啥的要抢,送信的也不是一个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