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作为一辆车的心脏,是整车最重要的部分之一。然而前段时间不少车主在检查机油尺时发现了机油量超过最高刻度值,且部分车主还注意到了机油盖当中出现了机油乳化的现象。这让不少消费者心中产生疑惑。
机油液面为何升高?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为何会发生机油液面升高及乳化的问题。从投诉情况来看,这次发生机油异常情况的车主大部分为双擎混动车型。
双擎混动车型大都采用的是燃油缸内直喷技术的发动机,直接通过高压,将燃油直接喷射到气缸中。这种燃油供给方式,能提升燃烧效率、精准控制燃油喷射量,是日益严苛的排放法规下,一项关键的发动机节能排放技术。
然而缸内直喷技术也会带来一个难以避免的问题,即当发动机处于冷车状态,会通过喷射过量燃油的方式让发动机的整体温度快速上升。过量的燃油喷射量会使部分燃油依附于气缸壁,而此时由于气缸内温度不够高,这部分燃油不能及时气化,便溶解在气缸壁的机油中,并随着活塞环的刮油作用,进入到曲轴箱,这就导致了机油液面升高。
机油盖上为何出现乳化现象?
至于机油乳化问题,大概原理也和机油增多类似。汽油的燃烧会产生少量的水分,与汽油进入曲轴箱的过程相同,在冷却的情况下,这些水分会被带进曲轴箱中,和机油混合。当发动机在使用过程中,长期达不到正常工作温度,混入到汽油中的物质便不能通过PCV循环排出。当水分含量累积到一定程度,超出了机油中抗乳化剂的承受能力,就会出现机油乳化现象。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丰田品牌汽车出现的机油乳化现象就属于"机油盖乳化"。这大都是因为混合动力车型的发动机在未充分暖机之前就停止工作,导致了机油加注口盖内侧的水分不能完全挥发,局部出现的白色乳化现象,这属于正常现象,并不代表机油乳化。
机油液面升高会导致发动机损坏?
大家都知道机油在汽车运行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润滑、密封、清洁、防锈等,所以这次的机油异常事件让车主非常担心,机油增多及乳化,会不会对发动机造成影响?
其实一般情况下,机油的使用寿命为1万公里/1年,为了确保机油在使用过程中发挥性能,机油会被加入各种化学添加剂,其中就包括了对应燃油稀释以及乳化的物质。所以说,少量的燃油混入到机油中造成机油液面升高,不会影响发动机的正常运转,更不会对发动机造成过度磨损。那么,普通用户如何判断有没有过度呢?
针对这个问题,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姚春德表示,判定的方法有两个。第一个,看机油的报警灯有没有亮;第二,看油标尺有没有超标。一般情况下,如果发动机故障灯没有报警,液位也没有增加很多的话,那么一般问题不太大。
写在最后
总之,一定程度上的机油增多以及出现机油盖乳化不是什么严重的问题。如果车主发现自己的车辆出现了发动机机油液面升高的问题也不用惊慌,可以先到4S店进行检测,听取工作人员的建议。当然,平时也要注意养成启动车辆之后,尽快使发动机达到正常工作温度的驾驶习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