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防夹电动窗,就是加装一组电流感应器,由霍尔传感器时刻检测着电动机的转速,当电动车窗升起时,一旦电动马达转速减缓。
当霍尔传感器检测到转速有变化时就会向ECU报告信息,ECU向继电器发出指令,电路会让电流反向,使电动机停转或反转(下降),于是车窗也就停止移动或下降,因此具有一定的防夹功能。
扩展资料:
早期的低价汽车(上世纪90年代以前)大都使用机械结构简单的手动摇臂式车窗升降器,这种操作不方便的车窗形式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逐渐被各个级别的车型淘汰,电动车窗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升级为带有一键上下的一触式车窗。
由于采用了电机驱动玻璃升降,往往在上升过程中会有很大的力度,有时甚至会伤害到驾乘者,因此电动车窗防夹技术被越来越多的车型采用。
电动窗防夹功能就是在车窗正常上升过程中,当在任意位置有物体被夹住时,控制器会立即停止上升动作,并自动返回到下死点,然后立即断电停机,释放被夹物,保护司乘人员的安全(特别是6岁以下的儿童)。
但是电动车窗是由车内电机推动的,防夹功能只有在车窗关闭过程中遇到硬物等阻力,才会发挥作用。这也就意味着车窗只有在接触到物体、感受到一定阻力之后,才会自动返回。所以虽然防夹功能对安全性有很大的保障,但并不绝对。
在驾乘汽车的时候,还是不要将头、手等伸出窗外,尤其是孩子。此外,将头与身体伸出车窗或天窗外,如果碰到紧急情况,比如刹车或者与其他车辆间距过小,轻则会碰伤,重则可能会被摔出车外。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电动车窗防夹
中国江苏网-汽车车窗的防夹功能可靠吗?
在车窗电动机的回路上串联一个双金属片开关。电动机通电后运转,而当车窗遇到障碍而无法上升后,电动机也就不能运转了,这时就造成了电动机回路上的电流升高,电流升高就使双金属片开关受热膨胀,开关膨胀后就切断了电流。没有了电流,电动机也就不能运转了,从而实现了防夹手的功能。电流断,双金属片开关开始冷却,冷却后就又恢复了电动机回路,从而能重新工作。
当然,这是最早最老的方法,现在先进一点的,也是通过电动窗控制模块(ECM)来实现防夹手功能的。
每个车门内都有一个阻力传感器和一个车窗位置传感器,ECM通过接收这两个传感器的信号,来判断是否有物体阻碍了车窗上升,如果判断结果是肯定的,那么ECM就会反向驱动电机,使车窗下降。